標題:
如何進行地景保育課程
作者:
王翠華
作者說明:
嘉義縣立竹崎高中教師
內文:

「2001年3月1日,位在阿富汗巴美揚(Bamiyan)大佛,被塔利班神學士以非伊斯蘭文化之名摧毀的消息傳來,這是自1972年世界各國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努力下簽訂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以來,人類文明遺跡被有計畫的消滅的首見案例。兩年後伊拉克反恐戰爭開打,兩河流域古文明遺物再次遭殃,巴格達博物館被劫掠一空。但這些看似遙遠無關的事件,對我們身處在這國際社會孤島的台灣人民而言,究竟有沒有意義?

有的,玄奘在7世紀的取經旅途中來到巴美揚山谷的梵衍那國,驚嘆於大佛的『金色晃耀,寶飾煥爛』、第一世紀班超經營西域時,派遣甘英出使羅馬,來到條支的西海,因大海阻隔心生怯意無功而返。條支在現在的伊拉克境內,兩河的出口…

這些記載在古籍裡的史實,連結了我們與現代世界的關係。」
  
─修改自中華民國保護世界遺產協會網站

一、地景保育的教育意涵

梵衍那石窟是今日世界上最大的石窟群,共有700多座,比敦煌石窟多了200多座,但此處的石窟群已多遭破壞。地景保育已經成為全球每個人的義務與責任,世界遺產設立的意義,就是表達了地球村的概念,代表這是全人類共同擁有的資產。

這些世界共同資源的保護,可經由宣傳、報導和教育加強;地景保育需要專業人才,在教科書中加入地景保育的內容,正是一個很好的開始,可使學生更有系統的接觸保育觀念,並且在保育理念上與管理理論的結合,培養有興趣於該學科的學生,使之成為地景保育的專業人才。

不論是95或98課綱,都彰顯了「地景保育」課程三大主題:(1)世界襲產;(2)地景評估;(3)生態旅遊。因此在討論教學的實用層面上,將從這三大層面出發。許多版本之課程內容都已提供了許多教學上的建議,但許多線上老師仍然感覺「地景保育」課程教授起來容易有過於發散且零碎之感,因此在本篇文章中,將簡單整理一些教學建議,再於下篇中才更深入討論地景保育的戶外教學活動。

二、引起動機-地景欣賞?

事實上,人類滿足食衣住行基本需求之前,通常是無法顧及其他精神層面,因此許多重要地景的損害,嚴格來說都是人為因素,例如戰爭、宗教、無節制的觀光、未經良好設計的開發等。文化景觀多是由人類與環境的交互作用下產生的,其中蘊涵的文化意義、歷史累積與傳承學習,得來不易,更是非常需要被保存下來的。我們在這一刻所需要學習的,不再是口號的「地景保育」,而是要真正喚醒學生具有保育的意識與行為。

高三的課程以議題為導向,因此課程以引起動機、提出問題與討論、解決問題為主。地景保育的觀念逐漸受到重視,因此在資料的蒐尋方面,並不是太困難,因此也可以藉此訓練指導學生蒐集與整理資料的能力。

(一)結合世界地理
世界地理學習完之後,其實已經學到了許多世界襲產,例如菲律賓的梯田與菲律賓人生活密不可分。德國的萊茵河上、中游和河谷表現了2000年來人類對自然環境的介入,聚落、運輸的公共建設與土地使用的持續維持平衡發展結果。因為列名世界襲產,也幾乎等於是觀光票房的保證,每年吸引千千萬萬的旅客前往,因此以世界各地之美,來引起學生學習的動機,並不是件難事,如果能善用多媒體,也可以多少補足以往上課時間不足而無法欣賞照片之憾事。

以世界襲產而言,觀光人數的增加,也對當地造成何種破壞,結合在第一冊觀光單元中的主要觀念「遊憩業、遊憩資源、遊憩區位」,都可以設計成為問題給學生進行討論。觀光造成的問題包括(1)過多的人口壓力對旅遊設施的需求;(2)對當地居民的排擠作用;(3)文化、精神的流失;(4)其他,如參觀活動之後是否能真的達到教育保育的效果,都是需要被檢視的。

(二)結合時事與活動進行
有些地景的失去是再也無法回復的,請同學以有限的時間內,蒐集受到破壞的地景新聞,進行討論。可結合延伸通論及區域地理的觀念,比較起老師們瑣碎地介紹幾個更具深刻印象。

另外在經濟發展與保育之間的衝突,也可以進行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教師應協助加入較多的理論基礎,而非以活動為基礎。面對特殊地景作為主流文化觀光所帶來的契機與危機,有兩點必須特別注意,(1)保持地方參與及經濟發展平衡,(2)確保場所精神(the spirit of the place)的永續存在(傅朝卿,2009)。在一些襲產地,「強化地域意識」與「推動地方經濟發展」,兩者甚至存在某些張力與矛盾。如果過度重視地域意識,襲產地可能會趨於保守而蕭條,如果經濟過度發展,地域特色可能會因而瓦解。

如何讓文化遺產所在地的居民了解,文化襲產是可以產生許多利益,對於地域發展也是可以扮演一種重要的角色。要讓文化遺產成為地域發展的核心價值,必須要社會居民對其社區的文化遺產有深入的了解,進行對其產生認同,藉此也可使學生更了解自己家鄉的珍貴地景。國外重要的歷史區或保存區,基本上都會有居民組織的團體,一方面監督整個地區的發展,另一方面也可以在法令的許可範圍內,為自己爭取更多的利益,促進社區之發展。因此許多版本的教科書也建議可以進行辯論活動,讓學生扮演不同角色(政府官員、商家、當地居民、遊客)說明自己的立場。只是在討論過程中,老師引導的立場十分重要,才不致於使活動流於浪費。

(三)世界襲產的整理與比較
1972年11月簽署了《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至2008年7月止,締約國共185個國家與地區,共有878處世界襲產。依類型分為:(1)自然襲產174項;(2)文化襲產679項;(3)綜合襲產25項;(4)人類口述與無形襲產90項。其中以文化襲產最多,並以歐洲占有絕大多數。由這些也可以去討論為何歐洲占有絕大多數的世界遺產,可以讓同學練習去判斷申請成為世界遺產的資格、並依此來檢視台灣各景點的申請潛力。

愈來愈多與地景保育相關的法條陸陸續續出現,各個國家所制定的保護方式也不盡然相同。可引導同學搜尋討論,或由老師協助整理。例如「國際文化觀光憲章」(International Cultural Tourism Charter–Managing Tourism at Places of Heritage Significance) 是1999年「國際文化紀念物與歷史場所委員會」(ICOMOS)在墨西哥舉行的第十二屆年會中所通過採行的一部重要憲章。此憲章提出了襲產必須要被「經營管理」,換句話說,文化遺產經營管理之真正作用,是希望使其意義更加彰顯,進而突顯維護之必要性。

三、景觀調查與地景評估方法

只有決策沒有實踐,所有的規劃、方案和制度均淪為空談,正確的觀念與決策,之後還要有正確的實踐才算完整,提醒台灣的資源保護教育還是偏重於保育階段,實踐部分還需加強(圖一)。

有關於景觀調查與地景評估部分,高一學到的許多地理技術可應用於此。以苗栗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為例,火炎山的形成與地質組成、地殼變動、氣候、地表侵蝕和堆積有關,民國75年公告劃定成為台灣19個自然保留區之一。以地景評估因子來衡量火炎山,並使用各種地圖(圖二、圖三),來表示各種地形分區、進行地形分析中的視域圖繪製、航照圖上各種特徵的判釋練習,利用地理資訊系統組合成各種主題圖。

教師在資料的蒐集上,盡量蒐尋學生地區相關的,較易取得共鳴。若資料取得上較不方便,許多博碩士論文也可做為參考。重點在於使學生復習與了解地景評估的意義與方法,將以前所學融會貫通。

This is an image
圖一 Saffer管理三階層,改繪自:張仁福(2000)

This is an image
圖二 經建版地形圖

This is an image
圖三 農林航空測量所航空照片圖

四、從自己生活環境出發

雖然談了許多重要的世界襲產,但對於學生的生活其實還是十分遙遠,因此從我們自己的生活環境出發。地景包括了我們的各種國家公園、生態保護區、自然保留區乃至於國家風景區、縣市層級的風景區、風景點,也包括了我們習以為常的生活周遭的都市與鄉村景觀,地景的維護乃至於更新,都是在發展過程中,必須注意的問題。要讓學生了解處處是教材,要用心觀察生活的週遭。

(一)國家公園
國家公園不同於都市公園和遊樂區,是具有國家代表性的自然資源或文化資產保護的地區。因此其主要目標為「以不放棄保育為前提的遊憩」,即不管在規劃、解說、教育及研究的時候,都不能忘了保育的觀念,並積極宣傳自然保育的意義。且台灣的國家公園通常交通還算方便,尤其以台北市的陽明山,易達性很高;墾丁每年也湧入大量人口,尤其近年在此國家公園拍攝的電影所引發的話題,顯示出這些國家公園可以做為很好的討論例子。


(二)地質公園(Geopark)
農委會自2002年度起推動「地質公園」研究計畫,進行管理監測,以及解說資料和網站之編撰和建置。地質公園是具有一定規模和公有範圍的地質遺跡區域。設立地質公園的目的,除了保育特殊地質、地形景觀外,同時能藉由地景保育,創造地方感,促進區域社會經濟的發展。目前已出現的地質公園名稱包括:野柳地質公園、金瓜石地質公園、草嶺地質公園、小琉球地質公園、澎湖地質公園等。

相較於「保護區」或「保育區」,「公園」的保育形式更容易讓一般大眾所接受,可藉此說明台灣的地質、地形發展史和台灣地景的多樣性,也同時發展了另一種主題旅遊—「地質旅遊」與我們課程中的主要概念「生態旅遊」十分相關,我們將在之後的相關文章進行討論。

(三)牽一髮而動全身
在地景的經營上,必須要兼顧經濟性、在地性與永續性,才能保育與開發並行。地景保育是全球性的概念,不管是哪個國家的地景,都是息息相關的,同時也是身為地球村的我們不能夠漠視的一環。

五、結論

「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要給予學生較為明確的保育概念,引起學習動機,概念與理論基礎的導引後,以一個例子或活動來貫穿全課,高三課程在準備指考的壓力下,對於許多課程活動較不容易進行,因此在「地景保育」的課程中,不宜給予過於瑣碎的概念,若能結合高一所學過的地形分析、地理資訊系統、觀光遊憩等概念,以及高二的區域地理,以復習及統整的概念進行課程,學生的接受度可能較高。
六、參考文獻

1.王鑫(1997)地景保育,台北,明文書局。
2.王鑫(2006)地景保育的回顧與前瞻,地景保育(24)。
3.王鑫,許玲玉(2008)從台灣到世界-看地景保育工作的發展,地景保育(26)。
4.李光中,李培芬(2004) 台灣的自然保護區,台北:遠足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5.林俊全(2008)地景保育-利在當代,功在千秋,地景保育(26)。
6.張仁福(2000)自然保育學,藝軒圖書出版社。
7.傅朝卿(2003)從教育導覽到文化觀光-由「國際文化觀光憲章」談熱蘭遮城城址試掘在永續經營上的助益,熱蘭遮城(5):11,3-11,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出版。
8.傅朝卿(2009)世界遺產與城市文化觀光的契機與危機,世界遺產(4)。
9.鄭遠昌(2003)地形變遷之研究-以苗栗火炎山地區為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碩士論文。

網站資料:
1.中華民國保護世界遺產協會網站,http://www.what.org.tw/
2.佛學數位圖書館暨博物館,http://ccbs.ntu.edu.tw/silk/silkroad/03_bamiyan/bamiyan.html(檢索日期:2009/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