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國際海陸交換作用計畫簡介
作者:
林俊全
作者說明:
內文:
一、 計畫背景簡介
 
      LOICZ計畫是1992年在IGBP與IHDP計畫下設立,成立至今有22年的歷史。有別於IGBP其他的科學計畫,LOICZ計畫多了人文的面向的探討。1993年到1996年是由荷蘭的Netherlands  Institute of Sea Research (NIOZ) 負責計畫的推動。主要的目的是提供有關人類有關海洋的科學的瞭解、預測、評估有關的全球變遷的問題以及地方的海水面變遷的問題。隨後LOICZ IPO (International Project Office)由德國的Helmholtz-Zentrum Geesthacht,Centre for Materials and Coastal Research單位負責。
 
      這個階段的任務一直延續到2003年。主要的研究課題為:

      外來的力量如何造成海岸的改變;海岸的生物地形特性與全球變遷的關係、碳的流通與稀有氣體的排放問題。此階段的研究,主要是科學的研究為主。
 
      從1993年到2003年間,許多脆弱性與回覆力的研究慢慢被指出來。而節點(Node)的概念,也慢慢被提出來。此時期的主要課題如下:

        1. 海岸系統、災害對社區的衝擊
        2. 全球變遷對海岸生態系統的影響與永續發展的課題
        3. 人類活動對海陸交界處的影響。
        4. 海岸地帶與海水面變遷對生物與地球科學循環的特性
        5. 經營海岸地帶,邁向永續發展

      於2009年則改成下列三項優先的課題:

        1. 連結社會與海岸地帶的生態系統
        2. 評估、預測海岸生態環境的環境變遷衝擊
        3. 連結海岸地帶的經營與科學
 
      同時慢慢接受利用科學上的熱點(Scientific Hotspots)的概念,去整合相關的研究,主要的四項重點如下:
        1. 極圈海岸(Arctic Coasts)
        2. 島嶼風險(Island at Risk)
        3. 河口系統(含三角洲與大河口)(River-mouth system including deltas and estuary)
        4. 海岸地帶的都市化(Urbanization in Coastal Zones)

      從2015年開始,階段性任務完成,配合轉型,將一到愛爾蘭的University College Cork負責。而現任的主席是印度的Ramesh Ramachandran,National Centre for Sustainable Coastal Management,Ministry of Environment and Forests Koodal Building, Anna University Campus,Chennai。這個位於清奈的單位也是印度政府部門與大學合作,設立於大學的一個政府單位,持續經費支持有關的研究,處理印度非常長的海岸問題,乃至於與鄰國等區域的海岸問題。該單位約有一百餘人,其中獲得博士學位的有60-70人。算是一個非常有能量的研究單位。
 
 
二、 未來的方向
 
      由於國際科學總會(ICSU)提議將過去的所有所屬科學計畫,將轉型成為Future Earth計畫,因此未來的LOICZ計畫將配合轉型,轉為Future Earth- Coasts。計畫辦公室將轉到愛爾蘭的University College Cork 負責。主要的構想是更加整合社會衝擊面以及科學的研究。主要是海岸的變遷,極可能危及到社會經濟面等面向。需要瞭解海岸地帶的脆弱性與回復力,讓整個海岸地帶是一個比較永續發展的環境。因此未來的海岸地帶的研究,勢必需要有新的研究取向,能有更多的整合、科學的研究與政策的探討,以提供科學知識、瞭解海岸特性與海岸變遷的預測資訊等。許多海岸地帶的研究與認知,仍有許多的落差,這些是未來需要努力加強的。

      這樣的整合,必須由過去以生物、地球化學 (Bio-geochemical )的研究取向,加入社會與生態系統(Social-ecological systems)的研究。其中之一的方向,便是加入海岸的相關業者、權益關係人的研究。

      因此未來在Future Earth 的十年計畫下,LOICZ 融入Future Coasts 計畫時,有三個大的主題,將被包括於該計畫下:

      1. 動態的星球 (dynamic Planet),主要是加強我們對海岸地帶的認識,包括如何塑造海岸地帶的文化與文明。台灣作為高度都市化的島嶼,尤其西部海岸,我們能如何有更多的對海岸、海洋動力學的研究與瞭解,同時如何預測台灣海岸、海洋因應海岸變遷的可能的因應之道,都需要更深入的瞭解。在不同研究的尺幅下,有哪些研究工具可以發展?同時也能瞭解島嶼研究的差異,包括自然、人文系統的互動等。

       2. 全球的發展(global development),包括人們如何開發海岸地帶的資源,以及其所提供的資源,和人們如何利用、管理海岸地帶的問題。生態系統如何提供相關人類發展的服務與資源利用?發展的指導方針又是如何?

      3. 邁向永續發展的路(transformation towards sustainability),瞭解海岸地帶管理與利用的方式,並能有更好的決策思考。探討公民社會如何加強對海岸的經營管理的能量與策略,以邁向永續之路。
 
 
三、計畫內容

      LOICZ的主題:多學門的發展與測試方法,用以分析海岸體系對於環境及社會的交互作用、反饋、管理及變遷。

      在2011年之前,LOICZ為了提升資訊的統合過程來保持在學術上的彈性,將濃縮三個優先主題,其分別為(1)海岸地帶議題的社會與經濟系統連結(Linking Social and Ecological Systems in the Coastal Zone);(2) 環境變遷對於海岸生態系統的影響與預測(Assessing and Predicting Impact of Environmental Change on Coastal Ecosystems);(3)海岸議題的管理與科學連結(Linking Governance and Science in Coastal Regions)。

      2011年起,LOICZ已經建立四個科學的熱點議題以及交錯互動。熱點議題為(1)極圈海岸、(2)島嶼風險、(3)河口體系、(4)海岸都市化;4個交錯互動則包含(1)生態與經濟、(2)模式與評估、(3)承載力建構、(4)海岸治理、(5)社會生態體系 

      LOICZ的科學主題:

        1. 海岸系統的回復力與災害對社會的影響;
        2. 全球環境變遷對海岸生態系統及永續發展的意涵;
        3. 人類活動對河海陸交會地帶的影響;
        4. 海岸與陸棚的生物地化循環;
        5. 藉由海陸交會地帶個管理,邁向海岸系統的永續發展。
 

五、海陸交換作用計畫對台灣的意義
 
      由於目前全世界約有45億人口是住在海岸地帶。隨著氣候變遷的問題,海水面的變遷成了影響世界一半以上人口的安危的課題。因此,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把海水面變遷當成一個重要的調適課題。我國國發會也把海岸列入國家調適方案的重要一環。而這個計畫中,海岸都市、河口、島嶼等課題,都是小島台灣必須面對的,尤其因為島嶼生態系相對於大陸的生態系,是脆弱的。並不禁起氣候變遷,尤其是極端氣候的影響。台灣如何邁向永續的經營管理,海岸地景的經營管理是重要的一環。

      因此國發會、科技部都在政府部門與學界徵求與研提有關的研究與對策。我們可以看出未來對於地景的保育而言,對海岸地帶的研究與瞭解,將是我們必須努力以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