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台北盆地的地形、地質與災害
作者:
林俊全
作者說明: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內文:

一、前言

本文主要是討論台北盆地地形的發展問題與可能的限制。

1.現狀與問題﹕
台灣位在歐亞大陸板塊以及菲律賓板塊的碰撞交界帶上,造成岩石破碎且多斷層,加上氣候上的氣溫高、濕度大、降雨量大、降雨集中等特性的影響,具有豐富珍貴的地形、地質景觀。各類岩石如火成岩、沈積岩、變質岩及礦物、化石等豐富而多樣,整個台灣島就是一座珍貴的地球科學博物館。

同時由於人口的集中,都市化的成長,許多諸如山坡地、海埔地與河川地等邊際土地的開發,均造成土地開發的壓力,也造成許多地景無法回復。政府與民眾每年都要為這些開發付出極大的代價。如何避免這些災害及地景的破壞,實為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

但也由於台灣地區的颱風豪雨作用,造成地表沖蝕作用旺盛,大量的崩積土石,常常造成許多災害,同時由於人為開發,強度增加,這些不可再生的珍貴地景也常為人們有意、無意的破壞。因此為使青山綠水永續為人們所利用﹐地景保育工作有著其迫切性,因為這關係著我們未來的生活品質,更關係著未來的發展。

2.目標
由於地景具有下列特質:

◎地景是地表上各種色彩、形狀等視覺因子﹐形成美學的組合,常可供人們身心休養與精神的寄託。
◎秀麗、雄偉的特殊地景,常是精神的象徵,是無價之寶,也是人類所應共享的資源。
◎地景常是稀有的,也是不可再生的,遭到破壞的地景是無法回復的。
◎地景是脆弱的,常因土地利用的衝突而使地景被改變、破壞。
◎地景是環境品質的一環,是一種可提供國民休閒、遊憩、觀賞的一種資源。
  
因此,地景保育應達成下列的理想:

◎地景保育是為了避免有價值的地表景觀,尤其是地形景觀,遭受破壞,且維持地表景觀和諧自然,並達永續利用的保育工作。
◎地景保育協助我們對自然環境的認識。
◎地景保育滿足我們產生對地景的欣賞與喜好。
◎地景保育促進我們對自然環境趨吉避凶的概念。
◎地景保育是為了永續保育具有價值的地景資源,尤其是地形、地質的景觀資源。
◎地景保育協助我們合理的經理地景資源,並做為環境和鄉土教育的一環。
◎地景保育的研究提供我們了解具有保育價值的地形、地質景觀的特性,並做為環境經理﹑開發管理、環境影響評估之參考。

3.政策與措施

目前,我國「文化資產保存法」及其施行細則中規定具有特殊地形、地質意義之地區為自然文化景觀之一部分,得依法劃設為「自然保留區」加以保護。農委會為該法中自然文化景觀之主管機關,負責自然文化景觀之維護﹑保育﹑宣揚及管理機構之監督等事項,目前已依該法指定公告有十八處自然保留區,其中以特殊地質/地形景觀為主要保護對象有苗栗三義火炎山、澎湖柱狀玄武岩(包括雞善嶼、小白沙嶼、錠鉤嶼等三島嶼)、烏山頂泥火山等三處自然保留區,並分別指定臺灣省政府農林廳林務局、澎湖縣政府、高雄縣政府等為管理機關負責管理。

此外,臺灣地區自民國七十一年起相繼成立有墾丁、玉山、陽明山、太魯閣、雪霸、金門等六座國家公園,各具不同特色之自然景觀,如墾丁國家公園之珊瑚礁海岸地景、玉山及雪霸國家公園之高山溪谷地景、陽明山國家公園之火山地景、太魯閣國家公園之高山溪谷、大理石峽谷以及變質岩等地景,上述特殊地景多劃歸為國家公園五種分區中之「特別景觀區」,該分區之定義係指「無法以人力再造之特殊天然景緻,而嚴格限制開發行為之地區」,故屬國家公園範圍內之特殊地景皆依法受到嚴格之保護。

上述多樣的地形特色,卻由於地表的侵蝕力量與旺盛的搬運、堆積力量,造成了地表地形景觀呈現動態的變化。許多的地景會在短時間內,有很大的變化。例如嘉義好美寮地區在民國六十五年至七十八年時的海岸後退速率,每年曾高達近十公尺。同時由於人口的集中,都市化的成長,許多諸如山坡地﹑海埔地與河川地等邊際土地的開發,均造成土地開發的壓力,許多不可再生的珍貴地景也常為人們有意、無意的破壞。尤其是在颱風豪雨所帶來的破壞力,常引發地表的侵蝕與搬運現象,不但造成許多山崩、地滑、土石流、土壤沖蝕的災害,也使許多珍貴的地景無法回復。政府與民眾每年都要為這些脆弱的地形與災害付出極大的代價。

4.地景的保育

地表地景的維護與保育,必須透過三管齊下,其一為政府相關法令的制度與執行,其二為相關的宣導與教育,其三為民間社團及國人的共同參與,假以時日才能有些許的成果。因此地景保育工作必須政府與民眾有相關有相當的共識,才能順利推展。
值得吾輩注意的是這些地形景觀常呈現動態的變化,本身就常因為其脆弱性與易受地表的作用力侵蝕而消失。例如野柳的蕈狀岩與高雄烏山頂的泥火山,都是非常容易受到侵蝕破壞的,如果再不小心被人們有意與無知的破壞、利用,就非常可惜。而如何趨吉避凶,因應地表地形作用的特質,加以推廣與宣導,使得地景保育的概念成為全民的共識,則有賴有識之士一起共同努力。

二、台北盆地的地形背景

臺北盆地外形略呈等腰三角形,範圍約與20公尺等高線一致,地勢東高西`低。大漢溪從樹林附近進入臺北盆地,新店溪貫穿三角形底邊,在萬華附近與大漢溪合流,基隆河由南港進入盆地,三河匯流後在關渡流出盆地;基本上臺北盆地就是淡水河系的分布區。

盆地周圍山地環繞,北有大屯火山群;東北有內湖丘陵與大武崙山脈;東南有南港丘陵及五指山脈;南有清水坑地塊;西南有山仔腳山塊;西為林口台地,西北為觀音山塊。

由於四面環山,地勢低窪,淡水河三大支流均匯集於盆地內,一到颱風多雨期,洪水量特大;而淡水河臺北橋河道及關渡隘口狹窄,洪流無法暢洩,盆地內的低地就成為淡水河的洪氾區。

從這些先天的地理條件上看,臺北盆地並不是一個適合大都會發的地區。從數據上看,臺北市總面積為27,214公頃,而地勢平坦可供都市建設發展所需者,僅占39%,即10,622公頃。其餘則屬河川、低窪地、洪水平原與山坡地中又有半數的山坡,坡度超過7度,不利於山坡地開發。山坡地開發不當時即常造成崩山、地滑等自然災害。

我們回顧一下地質學者對臺北盆地形成的研究,更可以瞭解這個現象背後的成因。

基本上地表的地形起伏,是受到地底下地質的岩性與地質構造的影響,而形成許多的特殊地形。這些高低起伏的地形,也是我們賴以維生的地方。這些地表的物質受到地殼擠壓的影響,會造成許多的特殊構造地形,這些地形在台北盆地也觸目可見。主要的地形現象便是斷層與盆地地形,茲說明如下:

(一)約六十萬年前,臺北盆地地區仍然是沈積的海域。約在五十七萬年前蓬萊造山運動以後,臺北至基隆地區形成疊瓦構造的丘陵地。
(二)此後臺北山地受到侵蝕作用,部分成為窪地,接著海水淹沒了現今林口台地一帶窪地。同時期亦有火山活動(大屯火山群)。
(三)由東側山地發育的古新店溪侵蝕山地,在臺北與林口地區形成三角洲狀的礫石層堆積(也就是後來的林口礫石層)。
(四)距今約六萬年前,臺北地塊運動使臺北斷層、山腳斷層、圓山斷層所包圍的三角形地塊陷落(陸續共陷落約300公尺),於是形成了臺北盆地。
(五)臺北盆地陷落後四周河水注入,形成古臺北湖。
(六)約在4,500年前,古臺北湖盆被流經淡水之小河向源侵蝕切割,而使臺北湖在關渡附近決堤,湖水流出,湖底露出,窪地形成沼澤。
(七)康熙33年(1694)的大地震,盆面陷落約五公尺,又形成臺北湖。湖面約與今日10公尺等高線地區相當,面積約150平方公里。
(八)自康熙地震後約250年的堆積作用,臺北盆地再度露出。此時蘆洲、五股一帶一片良田。
(九)近年來人類超限利用,超抽地下水,導致五股、蘆洲地區地層下陷,又形成小型湖泊(五股沼澤區)(臺北市發展史,1981)。

三、台北盆地的地形景觀與可能的災害

台北市今年因為納莉颱風的影響,再度暴露出台北盆地山坡地開發的窘境。大自然再度對我們的開發行為,再一次的提出警告。豪雨常誘發地表邊坡上的物質向下邊坡移動,過去對我們的影響較不直接,主要是山坡地開發的強度與需求較少,同時開發的時程也較晚。但隨著山坡地開發的結果,尤其是都市邊緣的山坡地開發時,隨著時間的過去,便會突顯這個問題。尤其是在老崩坍地、厚層風化鬆軟物質、斷層帶或岩石較為破碎的地區,經過開發後,常會一雨成災,政府與民眾常要窮於應付這些災害。

以前一陣子爭議的坡度為例,業者或規劃單位常以符合法規的形式上的最低要求的態度,只求開發案能順利通過。但是因為山坡地常不是整個基地都是均一坡度的,常常是非常複雜的,有陡有緩,甚至常有老崩坍地和沖蝕溝,更不用說有些還有斷層通過或岩層非常破碎或軟弱地區。所牽涉到的問題不是只有坡度問題。目前營建署在審查山坡地開發的相關坡度計算時,卻是以方格來平均計算,使得許多陡緩相鄰的邊坡的坡度經過平均後,便符合營建署的要求。如此的邊坡再經過挖、填後,更看不出山坡地開發的危險性,但實際上卻處處危機四伏。儘管山坡地開發中,坡度必須符合30﹪以下,以減小山坡地開發的危險性,但可能仍有災害發生!

以工程方法去處理,仍有侷限性,將來的道路建設與開發,如何瞭解地形的特性,避開類似的老地滑區,是此次個案中必須加以考慮的。同時也是未來的道路開發時,必須加以避開的。否則不斷的地滑,不斷的修復,永無止盡的救災,徒流於工程界可以永續發展(永續有工程可做)之譏。

同時有許多不可再生的珍貴地景也常為人們有意﹑無意的破壞。尤其是在颱風豪雨所帶來的破壞力,常引發地表的侵蝕與搬運現象,不但造成許多山崩、地滑、土石流、土壤沖蝕的災害,也使許多珍貴的地景無法回復。政府與民眾每年都要為這些脆弱的地形與災害付出極大的代價。

如果我們看看這些主要的災害,我們可以發現,有一些災害是由於地表的自然作用所引起的,然而仍然有一些是因為我們的土地利用不當或與土爭地所引起的。諸如:

1.颱風:颱風是威脅台灣地區最嚴重的自然災害。由於台灣位於颱風路徑的要衝,因此颱風所帶來的豪雨,常造成山洪爆發,沖毀河堤、農田等,並造成下游及低窪地區的積水,引發水災。由異常降水,例如由熱帶低氣壓所引起的豪雨或西南氣流所引起的雷雨與鋒面雨及暴浪,均會造成台灣地區的災害。以賀伯颱風為例,阿里山氣象測站所量測的24小時降水量,高達1748.5公釐,接近世界記錄,也說明臺灣地區的豪雨所造成的侵蝕力量,是非常驚人的。(表1)

2.地震:台灣因位歐亞大陸板塊和菲律賓海洋板塊的接觸帶上,因板塊運動所發的碰撞和摩擦而導致的地震特別多。台灣的地層常因為地震造成崩山、地滑、土壤液化與承載力不足的現象乃至於地層下陷的問題。九二一大地震的威力,相信所有國人感同身受。雖然許多房舍與山崩、地滑的問題,造成許多的生命財產的損失,許多的救災、復舊等工作,持續的正在進行中。

事實上,地震是地表的一種自然現象,可怕的是其無法像颱風一樣可以預測,也無法預知發生的地點與時間、規模。長久以來,地球演化的過程中,地震在地表已留下許多的痕跡,這些痕跡便是我們所處的高山、丘陵、河階等地形。君不見此次地震一下子就把大地抬升2-9公尺不等,這些來自地底下的力量,的確不容我們小看。過去我們看到臺灣有許多的河階、臺地等,現在更可以想像這些地形應該都是不知道何時的地震所抬升出來的。

而經過這次地震,我們也更瞭解原來我們所居住的地方,許多地形坡度或型態突然變化的地方,通常都是地質特性改變的地方。當然斷層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實際上,地震的確造成了許多的山崩。邊坡上的岩塊、土壤受到抖動之後,向下邊坡以近似自由落體的方式崩落,也有許多尚未崩落,但已經非常鬆散的堆積在邊坡上,等著下一次颱風豪雨來臨,再一起崩落。所以我們在往後幾年的颱風豪雨季節來臨時,便還要面對這些問題。

3.斷層:斷層是指地殼受到外力後,岩層發生斷裂,產生相對位移現象。隨著斷裂的岩層的相對位移,有所謂的正斷層、逆斷層與平移斷層出現。我們台北盆地受到地殼擠壓的結果,造成幾條逆斷層。主要的原因便是來自台灣島東南側的菲律賓海板塊的擠壓造成的。

九二一地震後,常被提到的另一個與斷層有關的名詞是活斷層。活斷層也有稱為活動斷層,主要是最近發生的斷層,對我們的威脅遠大於很古老的斷層,尤其是大都市地區,如果發生這些斷層的活動現象,就常引起大災害,就像九二一地震,許多人慶幸不是發生在台北市,但是發生在中部地區也已經夠慘了。活斷層的定義在許多國家中並沒有一個定論,主要的概念是近期形成的斷層,但是時間的基準並不一定。有些是指過去一萬年或晚第四紀所發生過錯移的斷層。美國原子能委員會因需要制訂核能電廠的選址標準,提出以往三萬五千年內曾有過一次接近地表錯移的斷層或以往五萬年內曾有多次接近地表斷層活動的斷層,或與上述活動斷曾有構造上的關連,且能推測為可能發生錯移的斷層。日本活動斷層研究會的定義也是指自第四紀以來曾經錯移過,且推測有可能再度活動的斷層。對台灣地區而言,中央地質調查所的張徽正等人曾將過去所調查的活斷層分為三類。其中第一類活動斷層是指一萬年來曾經錯動的斷層;第二類是指十萬年來曾經錯動的斷層;第三類是指存疑性的活動斷層。對地震非常頻繁的台灣而言,當然可能還有其他的斷層線,只是尚未被發現或研究出來。但是這些斷層線究竟是如何分布,如何影響我們,就是我們要面對的課題。

4.陷落的盆地:陷落的盆地是因為斷層造成區域間不等量的上升、下降,而形成的盆地地形。這個盆地地形通常較為狹小或狹長。台北盆地因為幾條斷層的擠壓而形成。台灣其他幾個較大的盆地,如埔里盆地、台中盆地與台東的泰源盆地也都是因為不等量上升而形成。

四、自然災害的挑戰

綜上所述,我們可以發現,台北盆地是飽受地震著的威脅。但是崩坍、土石流與風災、水災也是另外的考驗。像近幾年高雄、台北的水患、花蓮大興社區被土沙掩埋了,都是過去幾十年來大家安居樂業的地方。但是當自然環境的運作超過我們的工程設計時,就要準備承受這些災難了。是否政府與民眾都瞭解到類似潛在災害的地方,是否能承受著下次的颱風暴雨來襲,可能是我們必須痛定思痛的重點。

君不見有許多開發案,在環境影響評估的過程中,常被業者有意無意的忽視或掩飾,等到開發後,常常要面臨巨大的損失,甚至成為永遠的夢魘。政府與民眾都要一起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汐止的水患就是一例。不幸的是幾十年來,政府與民眾過渡依賴堤防等工程方法與天、與水爭地,慢慢束縮河道的範圍,甚至規範河道的寬度與高度。等到洪水越過堤防時,才驀然發現大難臨頭,為時已晚。尤有甚者,一些依賴工程方法與大自然抗爭的設施,在我們有生之年,都可能面臨在劫難逃的命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