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都市保護區對都市的重要性─ 以台北地區為例
作者:
林俊全
作者說明:
台灣大學地理系
內文:
   本刊於第39期曾經專文討論都市保護區的特色與意義。我們理解根據IUCN的定義,保護區指的是一處具有明確地理範圍的空間,透過法令或其他有效的方法加以確認、專用與管理,進而達成保育自然、相關生態系統服務與文化的價值。以台北地區而言,都市保護區包括了依據國家公園法設立的陽明山國家公園(照片1)、依據文化資產保存法設立的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照片2)、淡水河紅樹林自然保留區(照片3)、關渡保留區。甚至剛成立不久的北投石自然保留區,都是台北地區重要的都市保護區的一環。對大台北區的居民而言,擁有這些保護區是非常幸運的。
 
   以陽明山國家公園為例,國家公園所涵蓋的區域,主要是火山地質、地形分布區。區內生態完整,且具有特色。尤其是因為東北季風的緣故,造成原來在台灣中央山脈三千公尺高度的生態系,例如劍竹林,可以在陽明山地區不到一千公尺的高度看到。更因為東北季風的緣故,也是台北地區重要的水源地。
   這樣的一個區域,除了國人可以24小時前往泡湯、提供花季欣賞綻放的櫻花、杜鵑外,更提供大台北都會區可以非常容易前往,伸展身心的機能。對整個國家社會而言,這是一個重要的生態棲地,也是一個重要的國民旅遊、登山健行之處。其所能提供的附加價值,是都會區的居民會覺得很幸運的地方。
   
   國家公園以保育為出發,然而位於都會區附近,也會面臨極高的遊憩需求,因此保育的訴求,與遊憩壓力成為一種衝突的可能,因此是必須要從幾個面向探討解決衝突的可能。可喜的是過去30年來,因為有保護的大旗,讓這個地區的開發與發展的速度,不至於失控。因為過去30年來,也是台灣都市化過程中,最具代表性的年代,也讓整個都會區的居民,甚至造訪的外國訪客,能看到保存良好保護區與整個國家公園面貌。參與保護的工作者,自然有其貢獻的一頁。然而,我們也看到開發的壓力,並不因國家公園的成立而消失。許多濫挖、濫墾蠶食鯨吞土地的現象屢見不鮮。而且因為距離都會區距離近,如何讓這些地方對整個都會環境有貢獻,是非常重要的課題。
   然而都市保護區對地方的環境有何貢獻呢對?這些保護區對環境教育與保育有何意義呢?因為不同類型的都市保護區在IUCN的保護區管理分類中,大部分的都市保護區屬於第二類的國家公園 (Category II: national park)或第五類的地景/海景保護區 (Category V: protected landscape or seascape)。然而,在第一類(嚴格的自然保留區)至第六類(永續資源利用保護區)的保護區類型中也都有都市保護區的存在。在其他國際計畫劃定的保護區中,都市保護區還包含了海洋保護區 (marine protected areas)、世界遺產景點 (World Heritage Sites)、UNESCO地質公園 (Geoparks)、拉姆薩爾國際重要濕地 (Ramsar sites)與生物圈保留區 (biosphere reserves)。淡水河口的三個保留區是屬於上述的第一類的分區,陽明山國家公園則屬於第二類的保護區。我們如何理解其重要性與功能性,都是都市保護區重要的挑戰。
 
   在快速都市化的世界中,都市保護區顯得特別重要,主要的原因是保護區為人們與大自然最重要的介面,尤其是生態遊憩資源對人們的身心影響最大。一個從小接觸大自然的小朋友,對其長成的教育,是有極端影響的。我們看到許多的環境保護人士、生態學者、保育工作者,有許多都是從小有機會接觸大自然,而其人格養成教育中,接觸自然環境教育的體驗,更是其日後健全人格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也成了受益者。大自然是人類基本卻也是最重要的福祉。為了當代與下一代人們身心發展的健全,有接觸大自然的直接經驗,都市保護區是重要的公共空間。但是都市保護區面對的是保育與開發利用的衝突,也常為各種利益的焦點。因此理解都市保護區的意義與重要性,是環境教育中,重要的一環。
 
   我們瞭解當今全世界超過一半的人口目前居住在都市地區。都市地區的人們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愈來愈少。當民眾關心自身居住的環境,也知道保護區的價值之後,才會珍惜它。因此迥異於深山不易到達的保護區的設置與規範,需要我們更加注意。尤其是像陽明山國家公園每年有超過600萬人造訪,其環境負荷與可能的破壞威脅都是非常巨大的,也更顯得經營管理與保護的重要性。陽明山國家公園必須透過各種分區管理的方式,把核心的生態重點區分,透過許多的學術研究,需要瞭解各項保護區內的生態特性,做有系統、長期的瞭解與監測,才有可能避免可能的破壞發生。因此都市保護區的經營與管理,更顯得有其必要性與重點性。例如陽明山國家公園過去曾經為了是否要興建由北投上陽明山的纜車,而有許多的爭議。對當地居民而言,除了帶來擁擠的遊客,可能也帶來環境品質的惡化。如果沒有好好規劃,會是一場夢魘。但是對解決大量的遊客上山的交通需求,如何解決,是一個每年花季來臨的挑戰。因此,透過保護區內管理的機制,尋求居民與管理單位的共識,就是一個必須面對的課題。
   然而一個都市保護區,是否可以透過分區管理、監測、研究就可以達成目的呢?答案當然不是絕對的。管理的手段需要有很好的制度。同時也需要許多有一定的保護機制,讓國人一起遵守。徒法無以自行,因此如何取得公民社會的認同與支持,應該是國家公園與各保護區管理者的任務。對一個公民社會而言,透過教育宣導是必要的手段。
   教育宣導工作對都市保護區而言,應該著手的方向是從保育著手,避免保護區被過度、超載的使用。因此交通的管制,或許是一個總量管制的好方式。上山遊客應該被教導要利用大眾交通的工具為主,至少或許可以減少空氣品質的惡化。
   因為管理手段只是基本的必要方法。如何透過教育與經營來協助,是可以有更多考量的。就教育而言,學校教育、環境教育、鄉土教育當然是重要的一環。但都市保護區如何提供學校教育、環境教育、鄉土教育的平台或機制,都是必須要更機積極面對的。因為都市保護區的易達性高,造訪著只要搭公車、捷運就可以抵達這些都市保護區。接下來這些都市保護區可以提供給造訪者哪些體驗、經驗,同時又能避免這些保護區被人為破壞,便是都市保護區在經營管理上,必須列為優先處理的,否則有虧做為都市保護區的功能與目的。
 
   因為以台北地區的都市保護區有別於高山(如玉山、雪霸國家公園)或東沙海洋國家公園,因為這些保護區都有設置的背景與重要性(照片4),如何達成保護的目的,又能提供各種教育的平台,便是一個挑戰。例如如何提供在地的學校利用都市保護區進行教學與研究,讓都市保護區同時也提供很好的機會,來展示與推廣良好的環境行為(照片5)。
 
   其次保護區的功能、保護重點與方式,是否能加以宣導?甚或納入各種環境教育的課程?因為都市保護區通常提供多種的生態系統服務。例如淡水河紅樹林,提供濕地的各項功能,其生態的特色,以及所代表的棲地的特色,都是保護區可以凸顯的。甚至淡水河紅樹林所可能對生態衝擊的回復力 (resilience),都可以透過長期的研究與生態觀察,可以得到許多資訊。受到颱風豪雨等巨大天然作用干擾時,如何能維持本身生態、化學與物理功能的能力。都是都市保護區可以讓人就近觀察、瞭解的。但是保護區的安全管理,應該也是被關注的重點。
 
   因此,都市保護區如何以學術研究與長期的觀測,透過更精細的管理,發揮其保護區的功能,並得以不被破壞,都市保護區的經營管理(照片6),更有其必要性。這些都是經營者與造訪者必須有的共識。從地景保育的觀點而言,如何繼續地景的重建,讓保護區隨著季節的更迭,有不同的面貌呈現,而又能不被壞,是未來在經營管理時,必須能有更高的視野與遠見。相信唯有如此,都市保護區可以發揮更好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