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鄉土地形景觀的保育-以蘇格蘭為例
作者:
楊建夫
作者說明:
內文:
編者按:本文係取材自英國English Nature 於1994年1月所出版的Earth Heritage 期刊。加以整理後推介給讀者,以供為參考借鏡。

  蘇格蘭整體地形景觀正嚴重遭受許多開發活動的威脅。開發活動經年累月對地形環境的衝擊,及兩者間的相互作用,難以考証與預測。從長遠的地球科學角度來看,有效的流域整體經理,必先求開發活動與自然環境間的平衡點,然後儘可能減少兩者的需求衝突。可是這種挑戰因氣候變遷的不確定性而更加複雜化。最近二十年,蘇格蘭北部與西部大部分地區冬季的降雨量增加了15%。而降雨量的增加意味著大規模洪水發生頻率也跟著增加,也意味著河流作用-反應系統與河流經理也有所改變。在一個流域內,如果想要經理鄉土地形的保育,就必須同時考量開發活動及其對自然環境的衝擊,並需透過以下兩個方法:靜態地形保育及動態地形保育。

蘇格蘭陸地區地形景觀威脅地形景觀主要衝擊實例

1.礦業活動(沙石採集、採礦等活動)
●地形景觀組合、岩層與沉積記錄的破壞。
●沉積物的供應減少,導至河流動態作用系統產生一連串反應,如河床挖蝕
●水系受干擾而產生潛在性瓦解,及逕流潛在性衝擊。

2.農業活動(集約耕作、土地排水等)
●經由犁地、整地、排水等活動危害地貌。
●土壤侵蝕突然增加,導致低窪地區河流系統水底沉積物的增加。
●人為排水活動造成逕流反應時間的改變。

3.其他土地經理活動(廢棄物傾倒、廢水排放、管線的闢建等)
●地形的剝蝕作用,又稱減坡作用
●流水路徑與水體濁度的改變。
●沉積物的改變(如管線工程之後臨時性土壤加速侵蝕)。
●自然排水系統的干擾,造成逕流反應時間的改變。

4.造林與伐林活動
●沉積量與逕流量臨時性的增加。
●地貌可見度的喪失

5.河流工程
●動、靜態地形景觀的破壞。
●動態地形作用的瓦解。
●地形作用體系根基的潛在改變。

6.遊憩活動
●鄉土直接的破壞(如滑雪場中的路徑沿線)。
●滑雪場擋雪籬增加鄉土雪量的累積,可能造成潛在融雪量的增加。

7.商業與工業活動
●地表面與地表下地貌的大規模破壞。
●特殊的衝擊可能包括洪峰的降低,以及因河流下游大型抽水設施造成某種河道作用。

靜態地形的保育

  蘇格蘭自然資產(Scotland Natural Heritage)在進行保育時,需與「具特殊科學意義的位址(Sites of Special Scientific Interest,簡稱SSSI)」的規劃協同辦理,並需接受各方諮詢,以及在土地所有者或佔據者的開發活動被証實對自然環境有潛在危害時,告知他們保育上的損益。不過非所有的開發活動都對地形景觀造成破壞,因為地形景觀可能由可更新資源所組成!地形景觀的脆弱性與開發活動的類型有關。例如表一的威脅欄所列類型,可設計衝擊分級表,表示地形景觀脆弱性高低。蘇格蘭的地形資產需要建立全區的地理資訊資料庫輔助經理,經由此可進一步証實、確認不同開發類型所造成整體地形景觀的衝擊規模與範圍,以及兩者間相互作用的機制,達成對鄉土地形景觀最有效的保育與經理。
動態地形的保育

  為了確認動態地形發育特性,而發展合宜的經理策略,正是地球科學保育上的中心議題。地形敏感度是地形景觀動態作用最佳的發育特性,它表示地形景觀抗外貌變化的能力。地形作用是否被地形景觀吸收或有所感應產生改變,可透過動態地形的閾值決定。例如河流上游沉積物供應逐漸消失時,將造成堆積性河段產生侵蝕性深切河槽;或是由於沉積物的改變、河流流水的控制等,造成辮狀河的河道彎曲度增加。鄉土動態地形資產能有效的保育、經理,需建立動態地形系統的各種屬性、特徵,以便於決定複雜水文環境的地形敏感度,以及如何區分出來自系統內變異性而造成閾值改變地形發育跟著改變的特性,均是重要的課題。

前 瞻

  當河流侵害人類的活動時,河流的動態行為(如洪水、河岸侵蝕、河床改道等)就構成了災害。社會安全的需求與災害問題的永久解決,常輕忽保育的觀點。當政府主管機關在法定權責下,或是地方政府執行新、舊緩和災害計畫時,雙方常有利益上的衝突。有效的保育,是要能夠面對大挑戰!譬如能決定出自然環境持續改變與流域內城、鄉發展需求日益增加的平衡點。

  河流的經理只有在整個集水區納入考量時才有效,在執行上要長期規劃,並訂出整個河流系統的需求規則。例如成立河流經理公聽會,讓所有使用河流的人都可參加,如此才可藉由市場的運作來增進保育工作(如:在河流經理工作實施時,找出可利用的河流資訊,以及列出可行的替代方案,以提供河流工程計畫施工的參考。)

  在上文中,地形敏感度的概念應用在模式的評估,以及細微環境敏感度的監控計畫,都應納入在整體地景保育經理的工作中。

參考文獻
Werrity.A. and McManus, J. (1994) Conserving Our Dynamic and Static Geomrphological Heritage. Earth Heritage, 1:16-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