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變遷中的地景—草嶺崩山
作者:
李建堂
作者說明: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內文:

地表的形貌因自然作用而呈現出一種動態的變化,因此特殊的地形、地質景點屬於動態性的景觀,並非永存不變的。通常地景改變的步調相當緩慢,因此常為人們所忽視,需要一段時間才會有所警覺。但是,地景有時也會因快速的改變而引起民眾的注目,1999年的921大地震對此就是一項最有力的證明,山河可以在一夕之間變色,其中草嶺山崩、九份二山的山崩、南投雙冬的九九峰等都是最好的例子。除了自然作用造成地景的變遷之外,地景也常受到人類活動的影響,不僅降低地景的品質和價值,有時甚至於造成地景的消失。

瞭解地景的變遷除了學術研究意義,有助於地景的保育與經理之外,同時可提供環境教育、鄉土教育的解說素材,以及觀光遊憩的解說價值,可提升大眾對於所在環境的認知及地景保育的關懷。因此,本文先就草嶺山崩地景說明其變遷狀況,往後會做序列的介紹,說明臺灣地區一些特殊地景的變遷狀況

一、草嶺山崩史

從文獻的記載中得知,自1862年以來草嶺地區受到地震、颱風或豪雨的影響,曾發生多次大規模的山崩事件,並形成堰塞湖景觀(表1)。雖然山崩事件對於草嶺地區造成重大的災害,但同時也為草嶺地區創造出最特殊的地景資源—草嶺山崩和堰塞湖景觀,這也是多數遊客慕名而來草嶺的主因。

This is an image
表1  草嶺崩山的歷史紀錄

二、草嶺山崩的原因

草嶺山崩之所以一再發生,主要與當地的自然環境條件有關,包括地形因素(順向坡)、岩性因素(砂、頁岩及其互層所構成)、地質構造(節理發達,加速水分入滲)、清水溪侵蝕河床坡腳(導致上方岩體失去支撐)、豐沛的降雨(加速侵蝕作用,減低岩層的剪力強度)和位於嘉南地震帶上等因素。

發生在1999年9月21日凌晨時分的集集大地震,使得穩定多年的草嶺舊崩塌地再度發生大規模的山崩,約一億二千萬立方公尺的土石瞬間飛越河谷到對岸山坡再堆積於清水溪谷,形成高約50公尺的天然土壩,阻礙清水溪的水流,進而形成向上游延伸五公里長、最深處達50公尺的堰塞湖,這就是當時聞名全台的「新草嶺潭」。

三、草嶺山崩地景的變遷

921地震前,草嶺山崩區原本有兩處特殊的山崩景觀:斷崖春秋與斷魂谷(照片1),然而在921地震過後,由於山崩土石滑動而崩落的緣故,導致斷崖春秋與斷魂谷地景的消失,而另外形成了上、下兩段斷崖景觀(照片2)。

草嶺山崩區自921地震後即處於極度不穩定的狀態,經常性的地表侵蝕和小規模的崩塌未曾間斷過,因此在草嶺山崩區的上方曾進行崩塌地的整治工程並進行植栽(照片3),希望能穩定崩塌地,但也因而改變了原本天然的崩塌地景觀。下方崩塌地則因未進行整治工程,而得以維持原本崩塌地景觀,在植被的自然演替下,目前已發展出天然的植被,成為此處較自然的景觀。

2004年7月2日敏督利颱風時,草嶺山崩區曾再度發生較大規模的山崩,在原本形成上、下部的斷崖都發生嚴重的山崩現象,在上部斷崖可見到岩層明顯的斷裂分離(照片4),這是因垂直節理產生的斷裂,以及順著岩層的層面滑動(此現象即所謂的平行地滑)而導致較大規模的崩塌,目前已在崩崖前端出現三座獨立石山。此一現象與921地震之前原本斷魂谷地景的成因相同,也就是說,新的斷魂谷地景正在發展之中,但尚未完全穩定下來,預估日後也會順著現有岩層面逐漸滑動而再度發生崩塌。

另外,在崩塌地上方也逐漸發展出三條較大的蝕溝(照片5),深度達2公尺,這些現象都顯示此崩塌地的地形及地質仍處於極不穩定的狀況,崩塌地內的地表侵蝕與山崩現象都持續的進行著,地景仍不斷地在改變中。草嶺山崩下方崩積物所形成的土壩,則已受到清水溪所沖毀,崩積物則因清水溪再度下蝕作用的影響,河谷不斷地被切深,並造成原有崩積層的持續崩塌(照片6),大量崩塌物質不斷地被移走。同時清水溪河道也發生變動,不再直接沖蝕草嶺山崩的基部,這有助於草嶺山崩區域整體的穩定。

四、結語

雖然草嶺山崩地景仍在快速的變動中,但並沒有影響到其地景特質,因為這一切的變動正是此地景的特色,而且這些變動過程反而更豐富了此地景的價值,只要細心觀察,每次到訪必能看出其變遷之處。

 
 
 

This is an image
照片1 921地震前的斷魂谷地景。

This is an image
照片2 921地震後的草嶺山崩地景,照片中所見為上部的斷崖。

This is an image
照片3 草嶺山崩上方已完工的崩塌地整治工程。

This is an image
照片4 草嶺山崩上段崩崖前端仍不斷崩塌,可見滑行分離的岩體。

This is an image
照片5 草嶺山崩區域內的地表沖蝕相當重,已發展出有相當明顯的蝕溝。

This is an image
照片6 草嶺山崩下方的崩積物因清水溪的沖蝕而不斷崩塌,大量沖蝕物也被帶往下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