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地形學在臺灣
作者:
林俊全
作者說明:
內文:
地形成為學問,在中國已經被應用數千年之久。其中風水學中地形的概念,就早已經被重視。晚近演變到景觀的概念,用於各種的開發、建設,都有地形概念的背景。理論上地形應該是一個很早也很非常容易被接受的概念。
 
台灣地形學的發展,過去並沒有被特別的紀錄。百年來的地形學發展,大致上應該由日本的富田芳郎開始,對台灣的地形的發育過程,加以說明,並成專書:台灣的地形發達史。其中對於雪山存在冰河地形的說法,影響了後來數十年對於台灣是否存在冰河地形的論證。隨後在雪山、南湖大山有越來越多的冰河擦痕、冰磧石的堆積證據,慢慢讓後人映證這些七、八十年前的看法。在出版方面,1970年代初期,林朝檠教授出版的台灣地形為當時的代表作。1970年代,台灣陸續出版與翻譯幾本有關地形學的書本,例如鄒豹君的小地形學、劉鴻喜翻譯的地形學原理等,以及1980年代王鑫教授撰寫台灣的地形景觀、地形學。隨後台灣地形學的研究,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里程碑,因為從1990年代以後,台灣陸續發生許多次的颱風與地震災害,而且規模與頻率也越來越大、越高。地形學的應用與研究有了新的挑戰。
 
近百年來的地形學的演進,地形學也受到西方地質學等地球科學的影響。台灣地形學的發展,主要是1955年以後,台灣大學地理系成立後,從大陸來的徐鐵良教授(後來從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職位退休)任職到1990年,隨後林俊全教授從英國King’s College London獲得博士學位後接手繼續相關教學研究。台灣大學在1980年代到2010年間,曾經有五位可以教地形學以及相關的課程的教授,也說明地形學在台灣大學地理系的重要性。目前地形學仍有被認為是地理系重要基礎課程的共識。
 
同時,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的劉鴻喜教授、石再添教授、張瑞津教授也從1970年代開始教授地形學。台灣設立地理系的五個大學中,文化大學成立比較早,高雄師範大學(1993年成立)、彰化師範大學相對成立較晚。但都有開授地形學課程。
 
地形學在台灣的大學課程,主要是在地理系開授。地質系等地球科學學系並沒有能持續開授相關課程,因此過去在相關人才的培養方面,便相對有其侷限性。但隨著地形學的重要性越來越加強,傳統沒有研究地形學課題的地質系,也陸續以地形為研究課題。也間接說明這個學科的前瞻性。
 
台灣的地形學實際上在世界地形學的發展過程中,有其獨特性,主要的原因是台灣位於板塊碰撞的焦點上,許多來自地底內營力的作用,加上位處副熱帶季風帶,颱風豪雨等外營力作用,都讓台灣成為一個動態地形變遷的島嶼。這樣的特色,在全世界而言,可說是僅有的。也可說台灣是一個地形學的天然實驗室。地形學者身處其中,真是得天獨厚。
 
對台灣的地形特色而言,台灣處於板塊碰撞的過程中,地震與地殼抬升的作用,在很短的時間內,造成許多動態的地景。例如九二一集集地震時的車籠埔活動斷層,可以在一夕間,在大甲溪河床抬升九公尺高。長久以來的地殼構造運動,造成了許多河階、海階。這些河階、海階的生成年代、上升速率都是研究的課題。台灣的氣候更因為地形高度的影響,發生許多差異現象。不只在南部有明顯的乾雨季,北部相對比較沒有乾雨季的差異;但2013年四月同一時間可以在中央山脈發生下雪、在台東地區發生焚風的現象。也就說台灣雖然是個小島,但是生態的多樣性與地形的特性,有極高的相關。
 
因此,台灣的地形研究所面對的課題有幾項:
 
1.動態環境的瞭解:包括地形的形成原因,形成的年代、地形演育過程。從高山、丘陵、臺地、盆地、海岸到沖積平原的特性等等,都是研究的課題。以海岸為例,台灣島的四周海岸,從北部的岬灣海岸、東部的斷層海岸、南部的珊瑚礁海岸、西部的沙岸,就有許多的特色與差異。這些差異都可以深入研究。
 
2.地形災害的研究:從地震、颱風造成的災害、甚至地層下陷、土壤液化等等,都是應用地形的概念去防災、救災、減災的機會。由於台灣非常小,受到超乎異常的地震、降雨常常造成許多的災害,這些災害如何去面對,如何去減少災害的衝擊,是地形學具體的應用。畢竟能應用地形學的概念,正是學科存在的意義。
 
3.地景保育、地質公園:許多地形景觀,常不知覺的被破壞,而且許多的地景是非常脆弱、稀有且不可回復性的,經過破壞,常常無法回復原有面貌。許多珍貴的地景非常需要被保護,如何透過地形學概念的介紹,避免珍貴的地景受到破壞,都是地景保育的工作。地質公園則是1999年以來才由聯合國推動的運動,主要是要能利用特殊的地質、地形景觀,做為社區永續發展的基礎。特殊地景點的調查、分析,並轉化為解說資料、環境教育的素材以及環境保育的基礎,地形學在台灣扮演著學術應用的特質。
 
4.國土監測:舉凡崩塌的調查、發生的機制、海岸的侵蝕、後退的變遷與土壤的沖蝕、地景的變遷等等,都是地形學在國土監測的利用。這些監測的工作,對一個生態脆弱性高的小島,尤其非常重要。而其中地形學的概念正是監測工作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