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東北角
作者:
師宗遠
作者說明:
內文:

前言與地質背景

台灣東北角海岸的岩層,由媽岡以南至頭城為漸新世到中新式的砂頁岩互層的大桶山層分佈地區,長久以來因受各種海水運動影響,再加上缺少植物覆蓋,以致於各種構造現象很容易出露,這些構造現象形成了大大小小的奇特圖案,每一個圖案各有一個不同的構造故事。在國民生活日益改善的今日,利用假日出外旅遊的人口漸漸增多,而最經濟、最簡便的旅遊方式莫過於接近大自然。自然的一切現象都是一本本活生生的教材,正是一個國家的國民自我教育或誘導下一代最好的場所,本文提供的幾處地景,希望讀者朋友喜歡。

地景的類型與分佈

一、「 萊萊煌斑岩」岩脈的成因與外貌

台灣東北角為砂頁岩互層的大桶山層的分佈區,互層中有熔岩沿裂隙侵入,熔岩冷卻成為岩脈,而後因地層上升,質地鬆軟的砂頁岩被剝蝕,留下質地堅硬的「 煌斑岩」,成為一堵岩牆,又因岩層位移,導致岩牆向左錯動。

二、 萊萊磯場的半圓劇場型傾沒向斜

北濱公路在198.5公里處,依地勢形成一個大轉彎,公路下方有一個半圓劇場型的傾沒向斜構造,原來向斜的靠海部分被海水侵蝕後變成波蝕棚,因為向斜內部是薄層的砂、頁岩互層,所以可以看見肌理優美的半圓形圖案。

三、鶯歌石書疊式位移與「S」狀構造

公路120公里處的海岸,可以看見的一排排近乎東西走向,整齊而美觀的單斜,如果仔細觀看每一列單斜都被同一方向數條斷層腰斬為數段,而且每一段都是不等距的左移現象,這種現象在地質構造上稱為書疊式構造。

由120公里處面向西南,有一面積廣大、圖案優美的波蝕棚,以下三張照片可以說明觀看者所站的角度不同,波蝕棚所呈現在眼前的圖案也不同。

四、褶皺與斷層造成大堀澳斷層今日面貌

對於這個景點的構造,筆者曾於本刊第四期介紹過,八十六年五月跟隨盧佳遇、朱傚祖、李德貴等幾位地質教授再次勘查取樣,他們認為這個構造很有價值,樂意做更進一步的研究探討。

在這裡不僅可以看見一塊岩層受到外力的擠壓而變形、移動,且可找出證據來說明運動的過程。構成岩塊移動的斷層有兩組,沿走向東北-西南斷層為右移,沿走向西北-東南斷層為左移。另外在向右移的一塊岩塊上,可以看見低角度逆衝斷層及滑痕。

尾語

海岸地帶的地景資源隨處皆是,沿著東北角海岸公路,向陸或向海都有地景可看。近年來,雖然已有不少專家學者,或愛好大自然的朋友做過重點式調查或發表,但是遺漏或尚未發掘的還不少,這些部分尚須待更進一步的努力發掘。若干年前,本區一部份地景因發展養殖漁業而遭破壞,所幸經過一些愛好環境者的大聲呼籲後,始停止這場破壞地景的浩劫,今日在萊萊磯場與大堀澳一帶仍留有昔日被破壞後的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