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生物多樣性與海洋保護區的問題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內文:
 編者按:本文部分取材、改寫自邵廣昭教授出席第六屆世界公園(保護區)大會後的演講文稿。特此致謝。

      保護區的經營管理是一個全球關注的議題。剛於澳洲雪梨舉行的World Park Congress(WPC,世界公園大會)就是一個全球保護區共同交流、觀摩、切磋及合作會議,並藉以探討全球目前保護區經營的現況,引領未來應推動的策略與工作。保護區的種類和型式甚多,甚至包括世界遺產的保護區在內。本文在海洋保護區的相關論述,或可以給我們另外一個思考的面向。

一、海洋保護區的發展歷程

      早在1995年《生物多樣性公約》(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 CBD)第二次締約方會議(Conference of Parties 2, COP2)中,即已通過《雅加達宣言》(Jakarta Mandate),要求各地約方應正視海洋及沿海生物多樣性保育的問題。

      2002年永續發展世界高峰會(World Summit on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WSSD)更要求,到2012年全球應有10%的海洋及海岸完成海洋保護區(Marine Protected Area, MPA)網絡的建置,以及到2015年全球的漁產應恢復到過往的水準等。因此不少國家包括台灣當時均設定2020年達到20%的目標。此後每兩年召開一次的CBD-COP會議均將MPA納入「海洋海岸多樣性」及「保護區」的重點議程。(邵廣昭,2014)


      實際上,海洋保護區對台灣而言,是非常具有重要意義的。台灣四面環海,海洋資源的確保,也是台灣生存的命脈。海洋保護區的概念,不是只有保護白海豚而已,生物的多樣性、棲地的保育,都是我們未來賴以生存的基地。

二、海洋保護區的國際新趨勢

(一) 監測的新科技或新工具(http://www.globalfishingwatch.org/):

      根據聯合國糧農組織2014年的報告,世界上有90%以上的魚類是被過度捕撈的,所以未來如何去監測是否過度捕撈魚,技術上都是需要更進一步的,例如利用衛星資料,讓公眾能透明化的得到資料,都是努力的目標。尤其是利用對漁船的位置透過GPS的追蹤,是否商業捕魚作業,哪一個國家的漁船等,都可以即時反映於網路上,隨時監看未來所有的捕撈作業,如何買魚等問題,如何透過類似goolge的平台,都是努力的方向。

      因此,以台灣而言,過去惡名昭彰的捕撈,未來是應該慢慢回歸相關的限制。影片甚至可以把海洋保護區內的非法捕魚的船隻的國籍、路徑等追蹤資訊,提供給設立保護區的各國政府隨時監督保護區內的狀況。相關的追蹤技術,讀者可以從上述的網址所提供的影片瞭解。

(二) 資料庫的建置與整合:

      WDPA-WDPA (IUCN World Database on Protected Areas)-世界保護區資料庫是目前全球陸海域保護區在空間上內容最豐富、最完整的資料庫。


      台灣如何建置相關的資料庫,實際上必須非常有系統與經費的支持。政府部門是否了解這些資料庫建置的重要性,從這次大會的議題,應該可以感受到支持學術界的建置與整合,刻不容緩。

(三) 海洋酸化(Ocean Acidification)的議題:

      每年大約有20億噸的溫室效應氣體儲存於海洋並形成碳酸。由長期的監測資料得知,18世紀以來海洋中的酸化程度已經增加了10%,海洋與大氣在不斷進行著氣體交換,排放到大氣中的任何一種成分最終都會溶於海洋。

      過去大氣中碳的變化主要是自然因素,從工業革命開始,人類化石燃料,並砍伐瞭大量森林,排出大量二氧化碳。並使大氣中的碳含量水平逐年上升。同時也溶入海洋表層,導致了海水的不斷酸化。因此海洋酸化的問題也隨著氣候變遷、碳排放的增加等問題而凸顯。海洋酸化也導致許多海洋生物的生存面對威脅。這些威脅對依賴海洋資源甚廣的台灣而言,自然不能小覷。其影響應該有更多的研究。

(四) 跨域的保護(Transboundary Protection)與海景 (Seascape)


      海景(Seascape):根據IUCN的定義是一處大範圍多重目的使用的海域,需藉政府、私部門及權益人共同合作才能有效保育海洋生物、促進人類福祉。海景多半生物多樣性高,具生態及經濟的聯通性,且有美學及文化的價值。

三、海洋濕地

      台灣呢?從以上的資料顯示,海洋保護區的概念,在此次的大會,是有許多的討論,同時也可以看出有關海洋保護區的概念,在未來的世代裡,將也會影響人們對海洋的態度。許多對海洋保護的措施與技術,都是必須在未來的世代裡被重視與管理。對台灣而言,依賴海洋的保護的概念,更應從決策者、經營者,乃至於下一代的環境教育著手。

      海洋棲地的維護,可以說也是台灣的命脈。我們必須嚴肅看待這個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