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節理和斷層
作者:
楊士芳
作者說明:
內文:
岩石受力變形以致於形成岩石面破裂,但是破裂面兩側的岩層並未發生相對的移動,這種現象叫做節理。在岩層中節理常是一群群出現,節理面有的垂直,有些是水平或呈不同傾斜角度出現,規模大小隨地而異。台灣北部基隆附近的和平島及野柳等地頗負盛名的豆腐岩(封底內頁照片一和照片五),就是略具直角相交的兩組節理面交互形成的;而東北角北關的兩組節理面則以傾斜的角度相交,龍洞岬岩壁上也能明顯地看出四稜砂岩的節理(封底內頁照片二)。

不同的環境下會形成不同現象的節理,岩漿冷卻收縮時,常形成柱狀的節理,例如澎湖的玄武岩柱狀節理(封底內頁照片三)、以及東部的安山岩柱狀節理而花崗岩內有時出現和地面大致平行的節理,是由於上層覆蓋的岩層長期受到風化或侵蝕作用,使得下層岩石所受壓力減小,岩石內部向上擴張而形成;此外,有的節理,是來自於岩層兩側擠壓形成褶皺時的橫向壓力形成的,此種節理面常和褶皺的軸面平行或垂直。

節理除了可形成特殊的地形景觀外,許多礦產也和節理有相關性,例如金屬礦脈,常是高溫熔融的礦液沿著節理裂縫沉積或和其它礦物伴生,石油也常儲存在節理面間。

岩層受到力的作用後,形成破裂面,且破裂面兩側的岩層發生了相對的移動,可能是上下的移動,也可能是左右的移動,這種現象,叫做斷層(封底內頁照片四)。斷層處有時能清晰地看出破裂的斷裂面,這個斷裂面,叫做斷層面。由於斷層面兩側岩層相對移動情形的不同,常將斷層分為正、逆和平移斷層三種:

  1. 正斷層:岩層受到張力,斷裂後沿著斷裂面,上磐相對的向下移動,或下磐相對的向上移動,形成的斷層,叫做正斷層(圖一)。

  2. 圖一 正斷層

  3. 逆斷層:岩層若受到兩側壓力的推擠,使得上磐沿著斷層面相對於下磐,是向上移動,所形成的斷層,叫做逆斷層(圖二)。

  4. 圖二 逆斷層

  5. 平移斷層:岩層受到壓力推擠時,若斷裂面幾近垂直,使得岩層並沒有上下層之分,且兩側岩層沿著斷裂面的走向,發生水平方向的移動,叫做平移斷層(圖三),又可再分為左移和右移斷層。

圖三 平移斷層

斷層有時會使山壁、道路、建築物、果園等遭受到損害,帶來災害或損失,同時也是發生地震的主要原因,但有時也會在斷層帶處湧出地熱或天然氣等資源,而帶來少許的經濟利益或地形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