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地景保育的重要性─從莫拉克颱風的啟示說起
作者:
林俊全
作者說明: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內文:

編者按:本文原發表於台灣林業期刊36卷第1期,改寫而成,原文章名為「莫拉克颱風的啟示─兼論保護區的角色與重要性」。歡迎指正。

一、前言

莫拉克颱風於2009年8月8-11日侵襲台灣南部。造成重大損失。原來各界因久不雨而期待颱風的滋潤,卻不期碰到百年難得一見的大豪雨。造成許多的損壞。其中小林村被湮滅、阿里山公路柔腸寸斷、許多山區林木因崩塌而流失。當事件過後,我們檢討這樣的損失,看到政府單位迭遭社會、媒體的批評,不禁令人好奇,到底發生了什麼問題。造成許多的民怨,也無形中減少政府許多威信。我們可以發現,過去幾十年來大家安居樂業的地方,政府與民眾都瞭解到類似潛在災害的地方,是否能承受著下次的颱風暴雨來襲,可能是我們必須痛定思痛的重點。因此除了新聞的畫面外,這次的風災,究竟帶給我們如何的教訓,究竟帶給我們如何的啟示,是本文希望探討的。

君不見有許多開發案,在環境影響評估的過程中,常被業者有意無意的忽視或掩飾,等到開發後,常常要面臨巨大的損失,甚至成為永遠的夢魘。政府與民眾都要一起付出巨大的社會成本,汐止的水患就是一例。不幸的是幾十年來,政府與民眾過渡依賴堤防等工程方法與天、與水爭地,慢慢束縮河道的範圍,甚至規範河道的寬度與高度。等到洪水越過堤防時,才驀然發現大難臨頭,為時已晚。尤有甚者,一些依賴工程方法與大自然抗爭的設施,在我們有生之年,都可能面臨在劫難逃的命運。

整體而言,山崩也有人稱為〞崩山〞,是指地表的組成物質(主要的是各種的岩塊)受到重力作用,以不同的方式向下邊坡移動的現象,這種現象又稱為塊體崩移作用(也有稱為質量損耗作用,或塊體崩壞作用)。過去常用的山崩分類,常考慮岩塊崩落的速度與所含水分的多寡與角色。地表的塊體崩移現象,有的呈與自由落體一樣的崩落方式,也有的是以非常緩慢的蠕移的方式。岩塊崩落後,大部分的岩塊常呈現著非常破碎零散的模樣,有的並沒有太大的破碎現象,主要是這些岩塊是否以滑移的方式移動。如果我們將這些地表組成物質向下邊坡移動的現象加以簡化,則可以分為三大類。第一類是以〝崩〞的形式出現,也就是我們常見的岩屑崩落等現象。第二類是以〝滑〞的形式移動,也就是我們常聽到的地滑與走山的現象。最後一類是以〝流〞的形式,也就是所謂的泥流、土石流之類。

這些塊體的崩移現象,說明了一個事實,就是地表的組成物質,終究要往下坡移動。配合著含水的多寡與移動的方式,而有許多不同的特徵。留在集水區上游或上邊坡的物質,終有一天會被往下坡搬運。當被往下邊坡搬運時,如果造成我們生命或財產的損失時,也就成了所謂的災害,否則充其量,那是一種自然現象。因此我們不僅要知道哪些地方可能發生山崩,也要知道哪一類型的山崩,會造成哪種災害。同時也要知道這些土石移動時,可能的影響範圍。

綜觀幾次土石流的災害,卻令人有種在劫難逃的感受。主要的原因在於雨量集中、降雨強度過大,造成河道的掏挖,土石堆積在不該堆積的地方。原有鬆散的土方,尤其是經過九二一地震的搖幌,原本就要順勢崩落的,藉著此次的豪雨,被搬運到下游。

許多居民在當地居住多年,可能居民們被沖走時,還不清楚河水從哪裡衝過來的。就造成了社區被沖刷或掩埋的慘劇。檢討幾次土石流的問題,事實上可以分成三部分探討:土石的發生區、搬運區與堆積區。由於此次土石的問題在於發生區的雨量過度集中,造成搬運區的河道被下切或往兩側侵蝕或鬆動的邊坡土方被沖刷。搬運區也就是有許多的河道兩旁的植生仍然完整,只見河道被沖刷出來,更可見到許多巨大的樹木被洪水沖刷,當然也有許多超過兩公尺長的石塊被帶到堆積區,因而有許多的居民會在那裡立命安身,大水一來,只好淪為波臣。

令人擔憂的是類似的地形,在台灣有許多地方也有類似的問題。台灣乃至於台北都有許多地方需要加強水土保持,也需要鉅額的經費修建。但是面對如此多的自然環境限制時,人與大自然的抗衡,又如何靠有限的經費去面對層出不窮的災害呢?像台電的谷關發電廠在我們有生之年,就已經可以看到樓起樓毀,整個中橫公路又何嘗不是如此呢?更不用說被大地震抖動過的南投地區。只是此次不幸的,主要降雨區輪到南部,而災情又特別慘重。因為颱風、地震的災害,對台灣地區應該是揮不去的夢魘。因此如果希望能在這裡永續發展,一個積極面對的思維、決策過程是必要的。本文希望能釐清這幾個面向,提出一些看法。

二、莫拉克颱風的威力

根據中央氣象局阿里山測站的紀錄,莫拉克颱風在8月8-11日間,共下了2965公釐的降雨。接近三公尺高的雨量,也接近了世界記錄的降雨量。持續的降雨,造成了許多崩塌地,生產出許多泥沙,堆積於河床。許多林木因崩塌而被漂流出來。

這樣的降雨量,可說是世界級的降雨事件。以2010年英國的湖區國家公園,創紀錄的在一天之內下了320公釐的雨。造成六座甚至超過百年的橋樑的沖毀。而我們台灣是接近該記錄的10倍。可想像我們的山林承受的地表作用力的規模。這些雨量在小林村更可令人瞭解其威力。從阿里山測站的降雨量記錄與小林村的崩塌時間相比,大約下了2000公釐的雨後,該崩塌才發生。而崩塌地的規模高達222公頃。實際上,小林村的崩塌,至少在此次颱風災害,崩塌規模還排名第三。

三、颱風災害的分佈

如果綜觀莫拉克颱風所帶來的災害,則可以看到主要發生的地方都在邊際土地上。所謂的邊際土地,是指比較容易發生災害的地方,例如山坡地、河川地、海埔地。相對比較安全的地方,常常都已經被利用了。而山坡地、河川地、海埔地都是較不容易開發的地方或容易被河水、海水沖刷的地方。

1.山坡地與崩塌、土石流
這次崩塌的災害中,小林村是屬於最嚴重的一個。崩塌的形式是屬於深層地滑。主要原因是當下雨量累積到2200公釐左右,整個崩塌發生,並把小林村1-5鄰衝往對岸。經過約20分鐘後,原來沖到對岸的土沙,攔住河道,形成一個堰塞湖。這個堰塞湖被楠梓仙溪上游的河水沖垮,並把小林村的另外6-10鄰的房舍居民一起沖到下游。這樣的過程,必須有非常多的水量,否則無法把小林村覆蓋並沖刷。因此在小林村的對岸,仍留有土石堆積的痕跡。

小林崩塌地的規模非常大,達到220公頃。小林崩塌地實際上是由兩個大崩塌地所組成。其厚度也屬於深層滑動。從現場及航空照片,可以看出其滑動面與岩層有關。崩塌地原有的坡度並不大,僅約16-20度。但是落差高達850公尺,崩落下來的土石的衝擊力量非常大。這樣大的崩塌,接著碰到堰塞湖被沖垮,令居民沒有預警的損失四百多個生命。現場也可以看到該段的河道淤積了約30公尺高。所以原來的低位河階,都變成了河床,被河水沖刷。南橫公路上的重要聚落寶來,也是一樣的情形。

淤沙的來源,主要還是上游有許多大的崩塌地,提供了泥沙來源,而無法全部被河水搬運。因而淤積成埋積河谷。整個楠梓仙溪河床淤積了約30公尺,令許多河階上的聚落,陷入危險。尤其是下次颱風來時。這些聚落也是颱風警報發佈時,必須先遷移的對象。目前可能還無法完全以人為的力量去挖除這些淤積,必須等經過幾次颱風豪雨的沖刷才可以降低河床高度。否則其所需經費,會是天文數字。

太麻里溪的崩塌,是另一個災難。太麻里的崩塌也是屬於深層的地滑。崩塌的落差更高達1600公尺。這樣的落差,造成了更大規模的土方堆積於河床,並形成堰塞湖。堰賽湖的湖面比原來的河床高了65公尺。而湖水的深度僅有6公尺,也就是說河床淤積的高度快達60公尺。太麻里溪原來就是一個有許多崩塌地的集水區,因此河床埋積現象明顯,寬廣且平。此次豪雨誘發出許多的崩塌,提供許多泥沙的來源。

太麻里溪雖然發生如此多的災害,但是並沒有太多的災情。主要是過去這些地方並沒有被盲目的開發。沒有太多人為的開發與建設,所以保全對象相對單純。主要是上游的森林的保護區,以及下游河床兩岸的沖積平原的氾濫問題。

2.河川地與沖積作用
莫拉克颱風造成河川沖積平原的氾濫災情,在南部地區完全顯露出來人與自然爭地的結果,終不免要被河川收復失地。台東知本的金帥飯店是一個例子。三十六年前金帥飯店也曾經被洪水淹埋過,但是經過多年,知本溪的堤防也蓋好了,原址重建的飯店,仍不免於洪水的威脅。當整個被高漲的洪水衝垮的畫面播放到全世界時,我們應該探討的是洪水的教訓,我們要如何面對。

許多河口低窪地區,常常靠著堤防的興建,保護各項開發與聚落。然而當降雨量超出堤防的設計標準,或堤防的損壞時,便會造成損失。開發規模越大,損失常常越多。這次的風災,有許多河床變寬、變高許多。許多河口的沖積平原都被洪水淹沒。其中河道的淤積,造成原有低位河階與沖積平原,都要面對更多的洪水水位上升的威脅。

3.海埔地與海岸侵蝕、淤沙
海埔地是陸地與海域交界之處。原本就是處於環境困難的交會處,非常脆弱。台灣的海埔地碰到的問題更多,因為要受到海水與河水的作用,還有非常的人為土地干擾的問題。此次災情最嚴重之一的林邊鄉,過去因為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下陷累積高達3.5公尺。此次正好這3.5公尺的沈陷區全部被泥沙淤填回去。這些泥沙回填在這些低窪地區,也造成排水管線的淤塞,不易清理,更加造成民怨。

四、保護區的角色

如果從這次災情慘重的南部幾個保護、留區來看,不管部門是嘉義處的阿里山公路沿線,還是台東處的太麻里溪,還是屏東處的大武山自然保留區等,我們可以看到,保護等級的高低,並無法抵擋超乎異常太多的降雨。但是因為保護區的保護,沒有太多的人為干擾,沒有太多的聚落分佈,也沒有太多的投資建設。當災害來臨時,其相對損失是較少的。實際上,我們也看到山坡地,尤其是高山地區,並無法承受太多的開發。能夠利用保護區的機制保護,是一個國家永續之路必要的措施。這次的保護、留區的功效,便是我們可以看到的。

五、結論

從這次超乎異常的降雨量,造成了許多的崩塌現象。可以看出,這些崩塌現象又與降雨分佈範圍有關。尤其是南部地區降雨超過1500公厘的範圍。這個數據非常值得繼續追蹤驗證。山區河床淤積,是自然現象,雖然必須注意監測其變化,但是如果沒有重要保全對象,應該避免大量人為復舊的工程,讓自然作用自然演替。

許多崩塌地在豪雨後發生,恰好有許多位於保留區、保護區內。這些保護、留區設立多年,防止人為的開發與破壞,是有其角色。雖然許多的崩塌地,造成森林覆蓋面積的減少,許多珍貴的林木因而漂流至下游,甚至到日本。但是整體而言,便減少了像小林村的慘劇以及阿里山公路柔腸寸斷的窘境。

由於人口的集中,都市化的成長,許多諸如山坡地﹑海埔地與河川地等邊際土地的開發,均造成土地開發的壓力,也造成許多地景無法回復。政府與民眾每年都要為這些開發付出極大的代價。如何避免這些災害及地景的破壞,實為國家永續發展的重要議題之一。

但也由於台灣地區的颱風豪雨作用﹐造成地表沖蝕作用旺盛﹐大量的崩積土石﹐常常造成許多災害﹐同時由於人為開發﹐強度增加﹐這些不可再生的珍貴地景也常為人們有意﹑無意的破壞。因此為使青山綠水永續為人們所利用﹐地景保育工作有著其迫切性﹐因為這關係著我們未來的生活品質﹐更關係著未來的發展。

事實上要一筆抹殺過去所有政府於治山防洪的努力,是不公平的。我們所面對的災害不是只有幾個地方或集水區,因為類似的環境實在是太多了。這是政府與所有民眾要謙卑面對大自然的地方。

與大自然的和諧相處,終是人類必須要學習的一課。災害的分佈可能時空會有差異,但是不能保證永不發生上述災害。面對著脆弱的環境,政府與民眾都應該提高警覺。即令地質法通過,我們可以理解到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式,並無法讓民眾免於災害的威脅。對環境的瞭解、監測與趨吉避凶的開發方式,做好防災、救災與減災工作,仍然是我們要積極面對的課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