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從斷橋與土石流談國土監測
作者:
林俊全
作者說明:
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
內文:
台灣飽受自然災害的威脅,並非一朝一夕。唯有智者能順天而行,創造永續發展的一頁。否則終將為環境所淘汰,更不用說立足於世界。
     
颱風豪雨、地震之後,常常帶來的是地表泥沙的沖刷、河道的變遷與可利用地的消長。我們所立命安身的土地,絕大多數都與自然的作用力息息相關。然而利用大自然,有其限度。當大自然的作用超過一定限度時,環境與人們都會變得相對脆弱,許多看似強固的工程,竟不堪入目。過度依賴工程的結果,常常置自己於險地而不知。這也是整個國家、社會變遷中,必須誠實面對,沒有僥倖的地方。
     
颱風過後,斷橋、土石流成了新聞的焦點,然而這些鏡頭背後,看到原本應該可以避免的災難,卻活生生的發生了。不該開發的地方,竟然有如此多的民眾,相繼投入建設行列。廬山泡水的旅館,不就是最好的諷刺焦點?
     
雖然,我們利用大自然時,必須承擔一定的風險,但如果我們過度利用大自然,就必須面對可能的大自然的反撲。以目前列管的危橋與斷橋為例,這些災難是否可以避免或如何減小損失則是我們要思考的地方。過去或因為經費、技術限制而沒有能做好的建設,今天造成的災難,又給我們哪些教訓參考呢?我們有許多的開發建設,例如中橫公路的復建提案、蘇花高的問題,乃至於擬議中的跨越淡水河口的大橋似乎都成了政治人物為了回應選民,可能衍生出來人定勝天的產物。但是要面對可能的大自然的反撲,至少看來過去十年來的災難與教訓,都還不能讓我們的政府與民眾學到這一課,我們有何能力與條件去追求永續發展呢?
     
然而,痛定思痛之際,仿效先進國家的國土監測是必要的。當先進國家所面對的問題,是全球性的環境變遷等問題,而汲汲利用各種技術去瞭解環境的問題與變遷的機制時,我們小島台灣有著更多的問題,必須去面對。以美國的地質調查所、日本的國土地理院為例,便都是警覺到這些環境問題,越來越有一定的困難與挑戰,而更積極的進行國土監測的任務。他們監測涵蓋的範圍,也不僅止於自己國內的問題。隨著地球村的概念的推進,如能源、污染、水資源、氣候變遷等問題,更需要有全球的視野與在地的作為。我們要問的是,我們準備好了嘛。我們該有如何的視野與思考作為?我們該如何面對層出不窮的天然災害等問題呢?
     
今年度便有卡玫基及辛樂克颱風的侵襲,造成中部地區尤其是奧萬大森林遊樂區,巨大的災害,面對無窮的天然災害,有幾個重點,是我們必須更加注意的:
1.處理事件的專業性、時效性。
以水利署、氣象局、水保局而言,他們都具有一定的專業素養。但是面對災害的頻率與規模愈來愈大的狀況,國人的期待也相對增壓。雖然這是壓力的來源,但是如何讓所有的資訊的提供、救災的方式都更具有專業性與時效性,應該是非常重要的一環,常態性的專職監測,相形重要。

2.
提供環境敏感性的資料 
政府勢必不可能用無窮的經費去處理、去面對無窮的天然災害的挑戰。但是政府有責任告訴民眾,哪些地方是危險地帶,哪些地方是超限利用,哪些地方是侵佔國土。民眾要去利用這些地方,自己必須承擔這些風險。因此,環境敏感地帶的調查與評估並提供給民眾,是政府必要的措施。監測、蒐集資料是第一步。
 
3.建立國土監測制度
國土監測中,必須面對高山環境、丘陵環境、都市環境、鄉村環境、海岸環境、離島等幾個區域的問題。過去政府部門各自依法行事,缺乏一個整合與統整資料的機構,面對天然災害挑戰時,可看出一個整體的防災、救災系統的困難,更呈現單位間的差異與協調的困難。未來環境資源部或可扮演一定的角色。

4.
與學術界的合作
前述的國土監測任務,政府應與學術界合作。學術界除了協助政府部門分析相關背景資料外,也可以就上述幾個環境系統,進行更長期的分析與應用。這些都是目前政府各單位間,所缺乏的機制。例如:颱風來臨時,水利署有即時的水位、河川流量資料。氣象局有即時的風速、風向、雨量資料。太空中心有即時的衛星影像。各單位也都提供了這些資訊。但是接著,這些資訊如何被整合、如何被當作決策支援系統,如何變成一個可以救災的資訊。現有的防救災中心,是否可以達成任務?如果又發生一次大地震,如何利用過去的資料,整合出災害分佈圖,維生管線的搶救等資料,都需要有一執行、研究的單位。災前,如何提出預警?災後,如何結合過去的資料,作為救災以及復原的基礎?相信一個可以統整個資料的單位是有必要的。因此,國土監測中心的設立是有必要的。而且必須能與各單位合作,才能有效執行。
 
5.檢討目前的治水方案
人與自然環境間,應該有一緩衝空間,不宜無止境的開發。尤其是環境敏感地帶,所有的開發,一定要冒許多的風險。政府部門在治水的過程中,不宜完全以工程方法處理。有關自然環境的限制面,尤其應該要列入考量。否則容易陷入無止境的救災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