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台灣的文化地景資產:基隆山
作者:
趙建雄
作者說明: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助理教授
內文:

基隆山位於臺北縣瑞芳鎮境內,舊名雞籠山,係因外觀肖似昔日農家所用之雞籠而得名。在3,000公尺以上高山林立的臺灣,高度僅587公尺的基隆山就猶如同雞立鶴群般地不顯眼。然而在臺灣的文化地景史上,這個方圓略多於2平方公里的小山,在三百多年前即被認為是臺灣山脈的源頭,而有其崇高的地位。

 古人以地脈之行止起伏謂之龍,取其變化而不可測之象。在《靈城精義》一書中所揭示的「龍以脈為主,穴以向為尊。水以向而定,向以局而分。」(卷下) 幾個衡量地的大原則中,即以尋其脈之祖宗父母為論地第一要務,「一方自有一方之祖宗」(姚廷鑾,1987,卷一)。

 臺灣地區各山脈的來龍去脈之說法,散見於清代官修的各種方志及輿圖、以及少數之私人著述內。早期文獻均認為臺灣之山係起祖於「大雞籠山」,即今日基隆山,是「諸山之起脈,全臺之結腦」(《重纂福建通志‧卷十五》)。光緒元年 (西元1875年) 設置臺北府分府通判時,將雞籠舊名更改為同音的基隆,取「基地昌隆」之意。

 雖然基隆山本身為火成侵入體,由石英安山岩組成,但其東西二側則為中新世石底層,是臺灣北部的主要煤層之一。清初即因有民眾在此挖採煤礦,為避免「開挖既甚,恐傷龍脈」,在乾隆年間曾立碑禁止。爾後在道光15年 (西元1835年)、27年 (西元1847年)官方均因違法濫採的情形嚴重,而一再重申禁令。道光28年 (西元1848年) 英國人戈登至雞籠進行煤層的調查。道光30年 (西元1850年) 英國公使文翰向清廷提出開採此地煤礦之申請,但遭清廷拒絕。遲至同治3年 (西元1864年),福州稅務司才議請出租給洋商開挖,而滬尾亦因禁不勝禁,赴省呈請准予開採。然而官方打算開禁的舉動,卻令當時臺灣的民意為之譁然,認為「雞籠一帶為合境來龍,地脈攸關」,而有「慮或偷挖傷損,請官立禁」(陳培桂,1963:112) 之議,臺灣道府還因此向巡撫徐宗幹反映,將民意反應至總理衙門。

 同治9年 (西元1870年),閩浙總督英桂下令:「雞籠煤窟,應就地方民情,悉心體察,派員請求辦法」。淡水廳才會同海關委員及專委前往雞籠查勘,勘得深澳坑、暖暖、四腳亭等等十二處「旁山」,「無礙正脈,去民居遠,於田園廬墓亦無妨礙」,而准予有限度地開放採煤。

 高度不及1,000公尺的基隆山,何以能在臺灣其它的高山中顯得格外重要,其實與明清之際臺灣對外的主要交通工具有關。明嘉靖末年,鄭舜功在其《日本一鑑》卷一〈萬里長歌〉中有下列描述:

 自泉永寧衛間抽一脈渡海,乃結彭湖等島;再渡諸海,乃結小東之島。……夫小東之域,有雞籠之山,山乃石峰,特高於眾,中有淡水出焉。 (引自方 豪 1994:80)

 小東之島即臺灣,換言之,在昔日由泉州的永寧衛,經今日澎湖諸島,再東渡來臺,在「隱伏波濤,穿海渡洋」時,所看到的基隆山才是「特高於眾」的地標。

 在近代導航科技尚未發展之前,基隆山在航海中的地標地位一直屹立不搖。劉良璧於乾隆6年 (西元1741年) 撰成之《重修福建臺灣府志》,於「大雞籠山」條內仍指出「在雞籠港東。一望巍然,日本洋船以為指南」。後來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西元1746年)、余文儀《續修臺灣府志》(西元1760年),仍沿用劉良璧的說法。正因為基隆山在航海中的地標地位,後來轉而在建構臺灣本島各山脈之來龍說中,才成為「諸山之起脈,全臺之結腦」。

 英國地理學者 W. Kirk 曾指出:環境是在被人類感知之時被賦予了形狀、內聚力與意義的整體,一旦意義被賦予後,便會代代相傳 (Johnston, 1991:163),三百多年來的基隆山正是這樣的一個例子。

引用文獻

 

《福建通志臺灣府》,臺灣文獻叢刊第8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1960。

方 豪 1994:《臺灣早期史綱》,臺北:學生書局。

何 溥 1987:《靈城精義》,收入《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術數類,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

余文儀 1962:《續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21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姚廷鑾 1987:《陰宅集要》,臺北:武陵出版社。

范 咸 1961:《重修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105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陳培桂 1963:《淡水廳志》,臺灣文獻叢刊第一七二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劉良璧 1961:《重修福建臺灣府志》,臺灣文獻叢刊第74種,臺北:臺灣銀行經濟研究室。

Johnston, R.J. 1991: Geography and geographers. London: Edward Arnol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