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2011年地景保育國際學術研討會成果報告
作者:
台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內文:

一、前言

2011年國際地景保育學術研討會於十月4-5日假台灣大學舉行,且會議前、後分別帶領外國學者至澎湖海洋地質公園與東部海岸國家風景區、太魯閣國家公園進行考察。會議中發表地景保育、地景遺產、地景旅遊、地景災害、地景多樣性和社區參與地景保育等相關論文,並宣讀了地景保育的台北宣言、成立國家地質公園網絡等。這些說明了過去我國地景保育工作的階段性成果,也說明了我國地景保育工作的願景,更展現了我國地景保育成果足以與國際社會分享的經驗。

本次研討會得以順利舉行,必須特別感謝林務局、交通部觀光局的大力支持,以及經營野柳地質公園的新空間公司的贊助,讓2011年國際地景保育學術研討會的活動得以順利進行。地景保育工作團隊的同仁,如國立台灣大學地質科學系的陳文山教授、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的李建堂教授、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的蘇淑娟教授、王文誠教授、國立東華大學的李光中教授、劉瑩三教授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齊士崢教授的積極貢獻和參與,也是地景保育工作得以繼續推動的關鍵。期待地景保育工作能持續引起國人的重視與參與,更期待向下紮根,並在社會中產生光與熱。

二、研討會

10月4日至5日上午9點至下午5點為室內研討會,本研討會假集思台大會議中心的國際會議廳舉行。第一天上午邀請到國際地形學會主席Michael Crozier與林俊全、Kaoru Kashima、Emmanuel Reynard等教授分別進行40分鐘的演講。

國際地形學會主席、紐西蘭維多利亞大學Michael Crozier教授的講題為「紐西蘭國家公園災害的保育策略、文化敏感度與管理」。紐西蘭設立許多國家公園,目的是為了保存自然與文化資源,並且在不影響自然保育的前提下進行觀光、娛樂活動,這些活動帶領民眾接觸紐西蘭國家公園獨特的自然景觀。然而,紐西蘭時常受到自然災害的影響,包括地震、冰河湖泊與火口湖的洪水 (Lake outburst)、火山爆發等,Crozier教授以實際案例說明這些災害對人們的影響。雖然如洪水、火山泥流等災害,多發生於特定地區,可以用技術方式克服,但地震影響的區域較廣泛,很難藉由遷移重要建設避免災害。因此應視災害為自然環境的一環,雖然難以控制與預測,但可與其和諧共處,在災害容易發生的區域也可以用工程方法克服。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林俊全教授的講題為「地震地景─台灣集集地震案例」。演講中,林教授播放許多集集地震後拍攝的照片,包括光復國中操場抬升 (後改建為地震教育園區)、大甲溪河道床抬升、鐵道彎曲、米堤飯店土石流等照片,說明地震對人類與自然景觀的衝擊。另外,集集地震也在台灣中部引發許多崩塌事件,地震形成的崩塌地較接近山脊,且地震使得地質環境更加脆弱,後續颱風、豪雨侵襲時會引發更多的崩塌,且崩塌物可能形成土石流,被河川帶往下游、進入海中。像九九峰、九份二山、草嶺等,都有許多崩塌地。事實上,台灣的地質災害很頻繁 (2009年莫拉克颱風亦使台灣南部產生許多崩塌地),且地質災害屬於自然作用,地震產生的地景也可視為自然資源,因此經過本次事件,人們應多研究、了解地質地形作用的特性,並進行環境監測,以減小未來經歷同樣事件造成的損失。

日本九州大學Kaoru Kashima教授分享的主題為:「日本海岸自然災害─低地的海嘯、颱風湧浪與沉陷」。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北發生嚴重地震與海嘯,海嘯淹沒三層樓高,過去居民以為海邊的堤防很安全,但本次海嘯也淹過10公尺高的堤防。經過統計,本次地震引發的餘震規模與頻率也比過去地震大,且造成福島核電廠輻射外洩事件,造成重大衝擊。事實上,根據前人研究,西元869年5月26日日本即有地震、海嘯的記載,當時死亡千人以上,且西元898年、1611年與2011年皆有大規模的地震與海嘯發生。根據博士生Ishikawa對地層中不同海洋矽藻的研究,推論大規模地震與海嘯的回歸期約400至500年,因此本次地震與海嘯事件,並非史上唯一一次如此規模的事件。

瑞士洛桑大學Emmanuel Reynard教授的演講題目為:「自然保護區中地質襲產的評估、保護、推廣與管理方法論」。他提到瑞士目前有許多自然公園,但自然公園中的地質襲產 (geoheritage) 很少被推廣,人們對於地質襲產的相關知識也相當貧乏,因此有必要針對地質襲產特別擬定管理策略。Reynard教授以the Natural Regional Park Val d’Herens試驗區與Derborence rockfall為案例,說明設置地質襲產時,必須先選擇有潛力的地質地形景點,接著分析當地的地質地形結構,再進行生態、文化、美學、管理等價值之評估,最後建立資料庫與提供解說教育的互動式平台。

以上是10月4日上午的4場演講內容,下午則有6場演講,每場同樣為40分鐘。下午的研討會請到Piotr Migon、Susan Turner、Jonathan Karkut、I-Ling Kuo、Brendan McSherry與蘇淑娟教授進行演講。

Piotr Migon是波蘭華沙大學的教授,他的演講題目為:「地質旅遊─一個波蘭的經驗」。Migon教授首先介紹波蘭的自然景觀,波蘭有多樣的自然地景,從北到南包括:海岸、冰河遺跡、黃土、受到侵蝕的高地、受到侵蝕與抬升作用的山脈,以及高山地帶地質旅遊資源;當地也有許多諸如採礦遺跡、構造階地、石灰岩高地、冰河沉積地形與海岸活動沙丘等地質、地形旅遊資源。雖然沒有一個特定地區的景觀資源擁有世界級價值,但整體而言,卻包含了非常多樣且特殊的自然資源。波蘭目前擁有23個國家公園、120個地景公園與超過1千個自然保護區,但很少是為了地質景點而設計,而且目前也面臨了以下的管理問題:當地地球科學家與觀光業者不足、觀光客可取得的資訊不足、缺乏管理策略、觀光客的想法沒有被充分了解。雖然波蘭在200年前就有關於地質旅遊的活動,且1990年代後,政府增設了許多地質景點,但仍有諸多問題有待克服,這是未來須繼續努力的部分。

澳洲蒙那許大學Susan Turner教授的講題為:「了解人類世(Anthropocene)的地質襲產─探索智慧的房屋」。Susan的演講內容較特別,她從歷史的角度,探索人們從史前時代開始的活動對地景的影響。人們活在具多樣地景的環境中,會與環境產生互動;自1萬多年前末次冰期以來,人們開始種植作物、建造房屋、改變地景。特殊地質景點幫助人們重新認識我們生活的環境,最近發起的「地質公園」概念,更能藉由地質旅遊,使人們從過去的生活經驗學習如何面對現今的挑戰,如海嘯、地震等。因此,藉著拓展對環境更廣泛的認識,可以使我們了解如何保護地質景點,並發展新的人地互動關係。

英國倫敦都會大學的Jonathan Karkut教授,分享「對在地質公園進行地質旅遊的深入觀點」。他認為地質旅遊是指在自然環境中特別關注地質與地景的旅遊形式;地質旅遊的重點不只是表面的地質景觀,還包括地質景觀的多樣性與人們對環境的影響。雖然地質旅遊是近年來相當被重視的旅遊形式,但人們仍不清楚其意義,因此Jonathan教授以Grube Messel (世界自然襲產) 與English Riviera地質公園為例,說明進行地質旅遊規劃時,必須了解遊客特性、思考如何幫助人們取得資訊、使遊客有親自體驗的機會、重視當地的經濟永續性,並連結旅遊的權益關係者、整合遊客的目的地與市場。Jonathan也舉出台灣的例子,說明進行解說教育時,若加入當地居民的個人故事,可以有效加深遊客的印象,且單一的旅遊方式無法永續存在,想要增加遊客的體驗,必須設計多樣化的旅遊內涵。

英國倫敦都會大學的I-Ling Kuo教授分享「地質旅遊的管理策略─一個評論」。她提到不論是動、植物或人類活動,都會被所處的地質環境、地景所影響,然而地質學並非學校教學的主流,地質相關資訊也沒有在電視頻道上被廣泛流傳,解釋地質襲產亦因專有名詞多而相對困難,因此人們對地質的了解相當有限。郭教授認為進行地質旅遊解說時,應根據科學資訊與事實提供該景點的主題故事,以說故事的方式,說明地質景觀如何形塑周圍的生態系統、如何激發藝術家的靈感,以及如何與當地社區的生活結合。除非遊客為地質學家,否則應避免使用專業術語。由於遊客對於解說只有有限的時間與注意力,他們通常喜歡放鬆、挑戰、冒險、體驗的內容,因此解說應該包含以上多樣的內容。
愛爾蘭Louth郡議會襲產主任Brendan McSherry的講題為:「戰爭與和平中的地質與邊界」。他詳細的介紹愛爾蘭的氣候、地質環境與文化,說明愛爾蘭是氣候涼爽、潮濕的國家,中部被大規模的平移斷層貫穿,冰河時期地形因為冰河地侵蝕作用變得平坦,當地品質良好的土壤,亦吸引諾曼人到此居住。與西歐國家不同,愛爾蘭沒有被羅馬帝國統治過,因此保有當地獨特的文化,後來也形成歐洲的基督教世界之光。由於擁有獨特的地質構造與地質景觀,而所處島嶼的北部為英國所有,因此未來可思考如何建立跨邊界的地質公園。

本日最後一場演講,請到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蘇淑娟教授分享「幫助社區建立地方永續性─台灣澎湖群島的地質公園案例」。澎湖群島位於台灣西邊的台灣海峽中,擁有玄武岩、烏魚等自然景觀與漁產資源,更有許多史前遺跡、石滬等文化資產,且如石滬與漁獲是由許多家族共同維護、共同收穫,與一般漢人文化不同,特別強調社會連結,也顯示澎湖的社區與自然環境有非常大的連結。因當地獨特的玄武岩景觀,目前已設立澎湖海洋地質公園進行保育,以地質公園的方式保護地景,同時可以維護珍貴的社會、文化,不會威脅到居民的生存,畢竟地質公園的核心價值即為關心當地社區種種。由於澎湖的每個區域都很獨特,不適合以標準作業流程 (SOP) 設立管理辦法,進行從上而下的方式在當地設立地質公園也必須相當謹慎,必須先了解當地人民的需求。

10月5日上午邀請到李建堂、劉瑩三、李光中、任家弘、Kevin Crawford、Woo-seok, Kong與Gergely Horvath與王文誠教授分別進行20分鐘的演講。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李建堂教授的演講題目為:「草嶺地質公園─現今狀況與展望」。草嶺有豐富且動態的地景,可以跟遊客做解說,因此於2005年成立九二一國家地震紀念地,目前也初步擬定《地景保育管理計畫》。

國立東華大學劉瑩三教授的講題為:「利吉地質公園的發展與進步」。為了使地質公園的管理更完善,劉教授除了進行自然、文化資源的調查外,也舉辦了許多工作坊與討論會,步道亦由當地居民協助建成。另外,也有教育訓練計畫、出版品之出版,並舉辦許多活動,增進遊客、居民對當地的了解。

國立東華大學李光中教授的講題為:「促進權益關係人在地景保育中的參與─以台灣為例」。台灣的保護區域目前有85個,雖然類型包含了IUCN的I至IV類,但沒有第V類保護區─「地景/海景保護區」。他以花蓮縣豐南村為例,介紹何謂社區─學校─大學 (研究團隊) 參與平台,以及促進權益關係人參與的相關策略。

高雄師範大學任家弘的演講題目為:「泥岩邊坡的地景保育─以烏山頂泥火山為例」。烏山頂泥火山屬於自然保護區,高師大在當地進行的工作包括:收集自然地景與人為活動資料、進行監測、建立工作人員訓練計畫並以工作坊的形式進行經驗交流、編輯出版品與海報等。

英國利物浦霍普大學Kevin Crawford教授的演講題目為:「一個不永續的觀點?馬爾他Dwejra世界襲產公園案例」。Dwejra位於地中海中,擁有複雜的地形、地質、生態景觀與文化襲產,因此有重要的科學與襲產價值,於1998年成為世界襲產候選名單。當地的特殊地景包括:石灰岩海崖、化石、大型沉陷構造 (doline)、海岸侵蝕地形與乾谷等。環境保護方面,有三個主要參與者,即馬爾他自然信託、馬爾他環境與計畫部門與義大利世界自然基金會。

南韓慶熙大學Woo-seok Kong教授的演講題目為:「脆弱風穴地景與生態系統的氣候變遷與保育」。風穴 (air hole) 為特殊微氣象條件下的產物,該氣象條件為地表的氣溫在夏天比高層的低,在冬天則較高。風穴多分布在高山或亞高山地帶的山腳邊坡上,在更新世冰河期有廣泛分布,全新世則開始減少。該研究的目的為調查9個地區的風穴地形分布,並進行校對、製圖與評估。

匈牙利羅蘭大學的Gergely Horvath教授分享:「新的歐洲中央地質公園之地景保育與地質旅遊」。歐洲中央地質公園位在匈牙利與斯洛維尼亞的國界兩側,是第一個跨國地質公園,擁有獨特與豐富的地質襲產及文化、建築價值。

10月5日下午則邀請到Gábor Gercsák、Mária Szabo、Yu Fukumoto、Marie Noguchi、Shinya Ochiai、葉美智、洪棟霖、王美欣與林俊全教授分別進行20分鐘的演講。

匈牙利羅蘭大學的Gábor Gercsák教授分享:「應用地理資訊系統於Ipoly River流域」,屬於地景保育技術領域。在該流域應用地理資訊系統時,必須先整理歷史地理資料與製圖資料,將歷史地圖進行數化後,進行地理座標定位,才能使用該地圖資料。Gercsak教授的計畫包括收集過去聚落的名稱,以及收集集水區中,土地覆蓋、水系、林相、建築區域資料等。

匈牙利羅蘭大學Mária Szabo教授的講題為:「河川條例與水力發電廠的地質災害─氾濫平原地景中水文地形變遷的影響 (以匈牙利為例)」。過去濕地佔氾濫平原25%的面積,現在只有2.5%,且河川工程與水力發電廠對河川型態與河川生態系都有很大的衝擊。不過現今匈牙利10%的面積都有受到法律保護。

日本九州大學Yu Fukumoto的講題為:「東亞全新世氣候史」。東亞的氣候主要受到東亞季風控制,水氣則多來自於東南方的熱帶地區。過去8千年以來,東亞季風的強度逐漸減低,降雨也逐漸減少,這是因為日照強度減小。然而中國北部與蒙古的氣候不同,主要受到西風帶強度影響。西風帶也可能受到日照強度影響,但其關係尚未確定,因為會受到殘存的冰河影響。

日本九州大學博士班學生Marie Noguchi的題目為:「日本關東平原安曇野市全新世河川沉積物中的矽藻」。關東平原在末次冰期後,因海平面升降而有環境變遷,然而詳細的環境變遷資料沒有被深入研究,因此本研究在安曇野市與Ohkashiwa進行採樣,藉由分析矽藻類型了解當地的環境變遷。

日本金澤大學的Shinya Ochiai分享「根據台灣南部泥岩地區的水庫沉積物觀察進行土壤侵蝕評估」。該研究希望藉由台南牛埔的水庫沉積物測量、採樣,評估土壤侵蝕速率。該研究結合1993年的地形圖、2009年至2010年之聲納量測,與4個沉積物採樣器,收集沉積物資料。研究結果發現從2008年5月至2010年1月,共有10,652公噸的沉積物堆積於此,侵蝕速率為34公斤/平方公尺/年。

靜宜大學的葉美智教授分享「台灣自然保留區地景管理的效能評估─以苗栗三義火炎山自然保留區為例」。「保護區經營管理快速評估與優先設定法 (RAPPAM Methodology)」統整權益關係人組成評估團隊,進行參與式評估,對後續管理提出建議。在火炎山自然保留區,講者即應用這種管理方法,與權益關係人開會,討論目前當地面臨的問題,並以永續發展的觀點思考因應策略。

澎湖縣政府主任洪棟霖的講題為:「澎湖群島海洋地質公園與旅遊的發展概述」。澎湖於1992年設立玄武岩自然保留區,2003年成立地質公園推動辦公室,2008年在國際學者的建議與縣府支持之下,成立了海洋地質公園之家。澎湖地質公園的主要目標為:生態保育、環境教育、科學研究與觀光,同時教導民眾關心並關懷自己的生活環境,進而參與並支持地質公園的成立。

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管理處王美欣的演講題目為:「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的保育與鹽類再利用─以台南市北門區」。鹽灘地景是發展觀光旅遊的重要資源,必須保存與維護硬體設施,並與退休的鹽廠員工合作,利用寓教於樂的方式傳承曬鹽技術,也可以藉由舉辦節日活動增加當地知名度。

研討會的最後,台大地理系林俊全教授以野柳影片為主軸,介紹「台灣北海岸地質公園計畫的發展」。北海岸的地層主要為砂頁岩互層,因海浪的侵蝕作用與不同岩石抗蝕能力的差異,造就出壯麗、獨特的地質地形景觀。野柳的重要地景包括女王頭 (蕈狀岩)、壺穴、受地質構造影響的單面山等。鼻頭角的步道、龍洞的海蝕崖與海蝕平台、龜山島的火山與溫泉景觀、金瓜石的採礦遺跡,都是值得特別保存並發展深度旅遊的重要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