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的介紹
作者:
台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內文:

一、地區環境特質

1.地理位置
   淡水河流域面積2,726平方公里,主流長度158公里,為臺灣本島第三大河川,共包括大漢溪、新店溪、基隆河三條支流。淡水河北岸為以安山岩為主的大屯火山群,河口以北的海岸多屬礫灘及礁岩海岸地形;河口南岸為以安山岩為主的觀音山及以礫石層為主的林口台地,海岸以砂質海岸為主。淡水河由於受到地質條件的限制,河流在出海口處並未形成三角洲,僅在南岸八里處有較緩的平地出現,已成為聚落、工業用地。
 
   「挖子尾自然保留區」位於臺北縣八里鄉淡水河出海口的左邊,為一處泥灘地,因有著風平浪靜的潟湖地形,提供了水筆仔最佳生長環境,因而形成生物豐富多樣的「河口紅樹林生態系」,且為台灣紅樹林分佈最北界,也是全球緯度最高的一處紅樹林保育區,與竹圍、關渡同為淡水河系三大紅樹林區,保留區外圍部份路段闢有木棧道供民眾近距離的觀察水筆仔生態,且可藉以區隔防止遭人侵佔不當使用或棄置大型廢棄物。沿途有設立解說牌,可讓民眾自導式獲得本區相關資訊。此外,區內的溼地與沙地,更是鳥類、蟹類等生物極佳的棲息地,只要拿著望遠鏡仔細觀察,就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This is an image
圖一 淡水河口地質圖(改繪自中央地質調查所1/50000 地質圖)


2.地形
   本地域屬第四紀沖積層,大多為凝灰岩石塊,淡水河兩岸均為岩石、砂黏土層及塊石所構成。挖子尾溪左側海灘因河水及海潮堆積多為砂質壤土。

   由於位在淡水河口且地勢彎曲能阻隔海潮,所以長久以來河流的搬運作用不斷的將泥沙搬運至此淤積成沙洲,再經過海洋潮差的影響,造就了特有的濕地潟湖地形,這些沙洲從挖子尾河海交接處順沿淡水河流向,往海中延伸百餘公尺。

   挖子尾溪右側為紅樹林潟湖區,紅樹林前端的灘地在潮滿時整個沒入水中,退潮時則裸露成灘,此灘泥質與沙質相交、有機質豐富,涵養許多生物。

3.氣候
   依據氣象局1943年至1994年的資料顯示:本地年平均雨量約2,097.4㎜,年平均降雨日約161日。年均溫約22℃,最低月均溫(一月)約15℃,最高月均溫(七月)約28.8℃。

   每年十月至翌年四月為東北季風盛行時節,夏季則轉為西南風或南風,且常於早上十點起風至下午六點才止,風勢強勁;七至九月並常有颱風危害。淡水港每日漲退潮兩次,大潮潮差約3.3公尺,小潮潮差約2.3公尺。

4.土壤
   生育地土質屬砂質壤土。林內土壤pH值5.92,林外表層土壤pH值6.23,底層土壤pH值8.68。林下土壤有機質含量為1.68%,林外土壤有機質含量為0.72%。

5.生態
   「水筆仔」為常綠闊葉亞喬木,可生長在淹水的淤泥上,高可達五公尺,葉對生,厚革質,長卵形,長約15公分,夏季開花,呈白色,種子成熟後在母樹上直接發芽,往下長出胚根,長可達30公分,形如毛筆,故名「水筆仔」。幼苗成熟後,大多可以垂直掉落插入淤泥中,再長出葉片,因此可以說是一種「胎生」的植物,是為了適應沼澤地區的特殊環境所演化出來的一種繁殖方式,臺北縣政府目前已將八里渡船頭、老榕碉堡、左岸公園、挖子尾自然保留區串聯成了「八里水岸步道」,這個步道並延續到鄰旁的十三行博物館,現在這裡已成了大台北地區民眾假日休閒的最佳去處。


6.人文環境
   挖子尾位在淡水河口的南岸,與淡水共扼淡水河口,因為入海口地形彎曲,所以稱為「挖子」。昔日因沿岸水深,為漢人來台開發較早的地區,清初即為船隻停泊之處所。清雍正12年,此地已經有了街市,後來由於淡水河口淤積嚴重,乾隆以後逐漸沒落。

   本地原為平埔族墾殖地域,閩、粵人移入後廣為開闢,後來發生地區族群的利益衝突,粵人大多離開此地,目前挖子尾可見當地住家仍保有少數閩式建築的風貌。因此地東北季風盛行,建築大多面朝西南,並在住家前後種植黃槿以作防風之用。

二、資源現況

1.植物資源
   在挖子尾濕地中,最珍貴的植物資源便是一大片的水筆仔純林,主要分佈在濕地的南邊,十分具有研究價值;在水筆仔林的邊緣,則由人工栽種黃槿、林投等防風植物。北邊的沙丘地則生長了許多耐旱性強的沙丘植物,有馬鞍藤、蟛蜞菊、濱刺麥等種類分佈,協助固定丘上沙土。而在水泥堤道左邊的淺水區裡則有多種禾草類,其中以蘆葦的族群最為龐大,將四處點綴得一片翠綠。

2.魚貝類資源
   魚類方面有彈塗魚(花跳、泥猴),又由於泥灘地豐富的有機質堆積,此地的蟹類和貝類廣佈,有分佈於細沙灘的短趾和尚蟹及清白招潮蟹,為此地形最優勢物種,弧邊招潮蟹則分佈於較高潮位的泥灘,貝類的種類則有文蛤、燒酒螺、孔雀蛤、蟶、牡蠣、玉黍螺、藤壺等。
 

3.鳥類資源
   因為提供了優越的地形與豐富的蟹、魚貝類作為食材,此地吸引了許多候鳥駐足,記錄鳥種曾高達170種,每年的4、5月春過境期及8、9月秋過境期最多。在春過境期,以燕鷗科最為壯觀,曾有佈滿整個天空的盛況。另外,此地尚為珍貴鳥種唐白鷺春秋過境期的重要棲地,唐白鷺為國際自然保育聯盟 (IUCN) 所認定之瀕臨滅絕種鳥種,而在挖子尾濕地估計每年有20隻以上過境。

4.人文資源
   此地居民世代以漁業為生,在挖子尾溪與淡水河交之處可見漁船停泊於泥灘之上,漁家清理船底藤壺、污泥,或於岸邊整理漁獲,成為此地特殊人文景觀。過往撈取文蛤的漁船有六十多艘,如今已寥寥無幾,且多以捕捉魩仔魚、鰻苗為主要漁獲;另有少數人家養殖文蛤或牡蠣。

5.現有設施
   本區設置告示牌,並於外圍設置挖子尾生態保護區觀賞步道,步道上設有解說導覽牌供參訪者停駐觀察,人行木棧步道並可防止其直接進入紅樹林生長區、騷擾或毀損野生動植物。

三、挖子尾沙嘴的長期地形變遷

   淡水河口的降雨以夏季為主,冬季仍會受到東北季風及鋒面影響,帶來部分雨量,屬於溫暖而濕潤的氣候。東北季風影響此地時間相當長,但淡水河口海域季風的風速強弱與波浪成正相關,季風轉換之間亦改變了海流與波浪的強弱,而影響了漂沙活動,河口的漂沙優勢方向為以北向南的方向為主。

   在探討河口長期地形變遷時,常透過歷史地圖、相片基本圖、航照圖的比對,配合海域海底地形測量、海床底質的採集,或GPS、雷達影像等新技術進行相關研究,並探討自然營力與人為活動對地形造成的影響。淡水河口多年以來受到上游石門、翡翠水庫興建,台北港、淡水第二漁港的堤防建設、盜採砂石的限制等人為開發的影響,改變了河川入海的沈積量供應與海岸漂沙的移動,造成河口地形變遷的情況。

   因淡水河水流在開口處主要向左流出的慣性,南岸挖子尾的堆積較具規模,形成平行海岸線方向沙嘴,沙嘴屏障海岸方向的波浪侵襲,使沙嘴後方泥沙堆積旺盛,退潮時可露出連綿數百公尺的淺灘。但近20年來,挖子尾沙嘴則出現了形態上的變動狀況。1978年時,挖子尾沙嘴轉為垂直海岸線方向,且後退至防風林邊緣,但後方淺灘在屏障下仍維持堆積趨勢,靠近岸邊處有紅樹林生長。在1980年淡水第二漁港興建防波堤後,比對1978~1994年的相片基本圖,可發現挖子尾地區的沙嘴變動劇烈,其沙嘴形態受到波浪作用、海岸侵蝕及周圍港口的興建,而呈現堆積、轉向、退縮等形態上的變化。而台北港興建之後,長達1公里多的港口北堤干擾了沿岸漂沙的方向,造成漂沙在堤前堆積的情況,低潮時可以露出一整片的廣大沙洲。原先八里汙水廠附近的海岸呈現侵蝕狀態,台北港興建之後此處海岸未來是侵或淤,仍有待進一步的調查研究。

四、挖子尾灘面的短期地形變動

   除了挖子尾沙嘴長期的形態變化外,為更了解挖子尾灘面的短期侵淤狀況,乃透過全測儀(total station)進行實地的灘面測量,選擇每月大潮時進行測量工作,以得到低潮時最大出露的灘面。主要範圍為以海巡署八里安檢站(BW)所在之橋墩及灘面右側的一條水泥路(T5)二個基準點可通視的範圍,並將此灘面分為ABC三個區域,BW的橋墩與T5的水泥路成了研究區中的突出人工結構物,對本地的水流跟泥沙運動造成干擾(圖二)。

   A區為BW與T5中間的灘面,此區面積最大且位於淡水河與臺灣海峽交界之地,所受營力較為複雜,大致以0公尺為界,分為前濱區及暴潮時才會受影響的後濱區。A區灘面在接近BW橋墩最靠近濱線處,出現地勢較高的沙洲。

   B區為T5右側灘面,直接面臨淡水河,此區坡度較陡且灘面狹窄,所以波浪在平常時期即可直接打到岸上,並無後濱區存在。在B區後方為一整片的沙丘,再後即為挖子尾沙嘴內側的紅樹林自然保留區。

   C區為BW左側的灘面,此區已直接面臨臺灣海峽,是三區中地勢最低平的區域,整區都在平均潮位線以下。此區在長期海岸變遷記錄中,海岸後退嚴重,在灘面上有數個低矮的舊碉堡,此為海岸後退的證據之一。在C區外側近濱線處,有一突出平行於濱線的沙洲,此濱線外緣應屬於近岸地形中的碎浪區。

五、結論

   挖子尾沙嘴近幾十年來呈現堆積、轉向、退縮等形態上的變化。挖子尾沙嘴形態與侵淤的變化受到人為結構物、波浪方向、漂沙、河川流量等因素綜合影響,而有不同程度的反應。短期的灘面變動受到颱風、季風、人為結構物的影響更為明顯,突顯出即使如挖子尾沙嘴如此小區域,也有相當多的課題值得進一步研究探討。由於挖子尾沙嘴後方就是挖子尾自然保留區,自然保留區的紅樹林生態會受到淤泥作用、潮位高低而影響;沙嘴的變遷反應了當地泥沙運動與環境的改變。當現在越來越多人為活動干擾當地的自然生態,若能對挖仔尾沙嘴持續進行長期的觀察研究,除了解當地的地形變動狀況及影響因素外,亦能進一步作為挖子尾自然保留區保育的研究基礎。

This is an image
圖二 挖子尾地貌及灘面分區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