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石門洞的地景登陸
作者:
鄭遠昌
作者說明: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研究生
內文:
  來到北海岸,能夠比翡翠灣、白沙灣這兩個夏日戲水的好地方更熱門、更能吸引觀光客前來一睹風采的,莫過於題有「精忠照海」的石門洞。

    石門洞,位於台北縣石門鄉,位置大約是北海岸公路台北—基隆的中點,過去屬於台北縣北海岸風景區,去年(2002年)交通部觀光局將此區與觀音山風景區合併後,現已屬於北海岸與觀音山風景區管理處所管轄。 就地質分類上來說,石門屬於大屯火山群。大屯火山群分布於台灣之最北端,由數十座錐狀火山所組成。這些火山多以安山岩熔岩流、火山集塊岩、凝灰岩、火山碎屑岩所組成。這些火山噴發所產生的物質,包括熔岩流與火山碎屑,都往火山的四周擴散。最有名的是三芝鄉的梯田景觀,背後的地形就是熔岩流台地。石門洞的情況也十分相似,所以才能在這裡看到火山集塊岩。

    從地形上來說,石門洞的位置有點凸出海岸,形成一三面環海背靠山的形勢。面對著冬季強勁的東北季風與全年多雨的氣候。這些條件都有助於形成石門洞這個海蝕拱門的地形景觀。 石門洞兩旁的石壁上,可見大大小小、有如鑲在上面的石頭。在地質上,石門洞主要是由火山集塊岩所組成,裡面包含著角礫岩、安山岩塊、火山碎屑等。在大屯火山噴發時,因為大屯火山的熔岩為酸性,以較接近爆炸的方式噴發。在噴發時,原本地表上的物質被炸開搬運到此地堆積。大體積的石塊相互堆疊,中間的縫隙則被火山灰給填滿。在經過長時間的成岩作用下,石塊間空隙的火山灰經過壓密作用後慢慢的變成石塊之間的膠結物,重新以岩層的型態出現。因此,岩層就像一個大儲藏櫃一樣,將火山噴發當時的地表物質給完整的保存下來。

    海水面的升降可以影響到海岸地形的發育。原本在海底的地層就有機會露出水面。當海面下的地層慢慢隆起離開水面,就開始遭到海浪的拍打、盛行風吹拂等外營力作用的雕塑。

    石門洞有著豐富且難得一見的地形景觀。首先可見的就是海蝕凹壁。當海水面下降的速率變緩時,就有較多的時間去侵蝕高度約略在海水面的崖壁。崖壁受到海水侵蝕的位置會形成類似槽狀的溝,受到海水持續拍打而逐漸變大。當海水面又開始下降時,這些溝槽就離開水面,慢慢的脫離直接被海浪拍打的區域。在外觀上,崖壁就像被挖空似的向內凹,即為海蝕凹壁。石門洞兩旁向內縮的崖壁上就就是典型的海蝕凹壁。

    石門洞最吸引人的就是巨大的海拱。其形成原因是海浪持續的拍打崖壁,崖壁在節理方向產生破裂。當海水持續不斷的拍打,岩石的破裂也會愈來愈大,最後發生崩落的情況。最後當海水切穿了崖面,成為石門洞的肇始。由於地層不斷的上升,海水不斷的侵蝕接近海水面高度的岩壁,上方未被侵蝕破壞、岩石相連的部分被保留了下來,形成了「海拱」,也就是現在石門洞的樣子。

    石門洞除了海蝕拱門之外,兩旁也有北海岸著名的特殊地景—風稜石。風稜石的成因是掉落在海岸的安山岩岩塊,長時間被同一方向的季風吹拂,迎風面的部分被由風力捲起的細沙不斷的刮蝕磨損,日積月累之下漸漸的將原本有稜有角、形狀不規則的岩塊,表面磨蝕成光滑的平面或凹面。在北海岸,從原本的崖壁上掉落的安山岩塊,被長年吹拂的東北季風吹拂下,向東北方向的岩塊表面都被磨得十分光滑,成為著名的風稜石。

    石門洞景觀資源非常的豐富,在海拱前方有著一大片的貝殼沙灘及藻礁。藻礁的外型與生成方式都與珊瑚礁極為類似,一開始生長在海面下的基盤—火山集塊岩上,待舊的海藻死亡後,新生的海藻繼續在先前的遺骸上生長茁壯。久而久之,持續不斷堆積的藻類遺骸就形成了類似礁岩的「藻礁」。藻礁與珊瑚礁兩者有所不同,珊瑚礁是由死亡珊瑚蟲的骨骼所堆積而成,藻礁則由藻類所堆積而成。雖然兩者乍看十分相似,但是卻有很大的差別。尤其是珊瑚蟲主要生長在岩岸有堅硬底床的地區,但北海岸地區生長藻礁的地方主要為沙灘,這就是兩者很明顯的區別。

    此地也有相當著名的貝殼沙沙灘。貝殼沙是由大量生活在海中的淺灘貝類死亡的遺體,被海浪沖上海岸所形成。這些沖上岸的貝殼,由於海浪的能量十分強大,貝殼大多呈破碎狀,大約佔沙灘組成物質的50%以上。這裡的沙灘是礫灘,較細粒的沙子不會出現在灘面上,大部分都被強勁的風力吹到下風側堆積,形成沙丘景觀。

    在沙灘的更前方,有一小面積的海蝕平台,這裡不但是觀光客戲水之地,也是生活在潮間帶動植物生活與覓食的場所。地形學分類中,海蝕平台也是海水面變化、陸地抬昇的結果。剛開始,海水面的高度維持一段時間的穩定,使海浪有充分的時間衝擊侵蝕海岸,造成海水面上的陸地往後退縮。而海浪的侵蝕作用大多是對海平面以上的區域有著較大的作用力,對於海平面以下的區域影響較小。因此,當陸地又開始抬昇時,在海底的平緩區域就慢慢的露了出來,形成海蝕平台。如果陸地繼續抬昇,使這個平面成為離開海水面附近,就變成「海階」。

    石門洞的景觀是海浪侵蝕與陸地抬昇交互作用下所產生的結果,由於石門洞已經上升到一般海水面不及之處,除非是特殊的極端氣象情況,遭到海浪侵蝕的情況大為減緩,所以這個壯觀的海拱美景將不會輕易的消失。

地質、地形景點登陸表(填表前,請先閱讀填表說明)

地名:石門洞
地理位置所在:台北縣石門鄉
隸屬行政管理區:屏東縣東港鄉 調查日期:
景點位置類型:海拱與海蝕凹壁 環境現況: 主要挖掘物:
大地座標:(306367,2798879) 其他地標:

地質、地形描述或示意圖

    石門動為全臺灣規模最大的海拱。其行程原因是安山岩塊在海岸附近堆積,之後經過海水的侵蝕而形成海拱,而後再因地殼隆起抬升至目前的位置。景點目前除了自然景觀如:海蝕洞、海蝕凹壁、貝殼沙灘、藻礁之外,輔助設施包括:步道、涼亭與大型停車場。

 

摘要描述:                               請以關鍵字描述
地層:沖積層
岩性(岩石):火成岩碎屑物
礦物:
化石:藻礁
地質構造:無
相互關係:海水面上升形成海蝕洞
地形:丘陵
古環境:

景點所在地的其他資料

景點方圓大小                長1公里             寬2公里             高                 深                 面積

景點所在環境:海岸                                 保育狀況:已設立北海岸與觀音山國家風景區
威脅景點之行為類型:人為開發
非地質方面的重要內容:停車場、涼亭、步道
到達路線:省道台2線
地主/租地者:

地名、地址:

記錄者:姓名、地址:鄭遠昌,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電話:(02) 23687056

其他資料

北崖觀音山地質地形自然景觀調查,2002,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交通部觀光局北海岸及觀音山國家風景區管理處。
陳文山,2000,臺灣一億五千萬年之謎,遠流出版公司。
劉聰桂,1991,臺灣地區的碳14數據回顧與晚更新世以來的地盤升降運動,田野考古,2(2):55-60。
王執明編,1985,大屯火山群及北部濱海地質簡介,臺灣省政府教育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