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九二一地震二十週年照片專輯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內文:
編者按:
臺灣位處「環太平洋地震帶」上,可以想像臺灣所在之處地殼活動相當活躍。地震的地景,主要是以地震災害方式呈現,也成為國人揮不去的陰影。九二一地震發生至今,正好20週年,地震的威脅,正在慢慢淡忘時,其實20年來,其威脅仍正在靜悄悄的進行。生活其上的國人,必須有居安思危的心情,隨時注意地震災害可能的威脅。防災的意識與教育不可或缺。

本集地景保育通訊照片,整理過去與現在的幾個主要地震災害點的照片,相關地震災害的演變,也可以做為我們瞭解災害威脅的參考。也提供讀者比較20年之間的差異。同時也更瞭解動態的地景變遷。讀者並可以本刊第11、12期的照片專輯,作為比較的參考。

歡迎對這些課題與照片有興趣的讀者,由下列網址免費擷取,作為非商業用途使用。(網址:http://140.112.64.54/main.php)


九二一地震至今,正好滿20年。這20年來,台灣這塊大地受到擾動,後續的颱風,更造成許多崩塌地與土石流災害,不斷的變遷。雖然大地仍在復原中,本身的變遷,仍悄悄的變化中。

九二一地震是車籠埔斷層活動所引發的7.3級地震,震央在南投縣集集鎮,震源深度8公里,更造成長約100公里的地表破裂。九二一地震的發生,連帶影響的其他災害,包含建物倒塌引起的火災、山區山崩等,所形成之複合型災情,總計2500位左右國民罹難、10000多人受傷、近40000間房屋全倒等。

過去20年來,有幾個比較大的變遷,如九九峰的礫石層,曾經因為生長其上的台灣矢竹等植物,隨著土壤被震落,而形成白頭的山頂。隨著時間過去,矢竹等植物也慢慢長回去,有些樹幹都超過了20公分的直徑。我們看到大地復原的力量。雖然時間需要很長。

另外一個變化比較大的是大甲溪上的斷層,一夕之間,抬升了9公尺。這樣的巨變,讓當地的橋樑,如埤豐橋、長安橋,以及石岡壩都斷裂。造成當地交通與水庫資源受損。這些工程的問題,經過20年的努力,也多已經修復。但橫跨大甲溪的斷層面,河川地形上稱為裂點的河床,卻隨時間的過去,慢慢河床被當成新的侵蝕基準面而下切,並往上游遷移。無形中,成為新的峽谷地景。

基礎設施的損毀也重創臺灣的經濟,石岡壩壩體受損,蓄水功能減少,導致大台中地區面臨缺水。所幸20年來,所幸沒有造成更多的損害。

九二一地震約產生22000個崩塌地,20年來,究竟如何變遷?也是令人關心的地方。以中橫為例,地震後約10年的時間,受到一連串的颱風侵襲,包括地震後,第二年的大雨、桃芝颱風、納莉颱風、敏督莉颱風等,仍然不斷加大地震的災害影響範圍。大甲溪河床開始有大量的堆積物,讓河床不斷增高,在谷關電廠一帶,甚至河床堆積增高了約30公尺,相當於10層樓高。這些都是拜大量堆積物,而河川無法搬運所賜。但經過約10年後,泥沙堆積的現象,因為上邊坡慢慢穩定,供應量至漸漸減少,反而慢慢降低高程。呈為一種動態平衡的現象。也就是說大自然會慢慢調整地貌特徵。

許多小的崩塌地,則因為草很快長出來,讓裸露的地方,慢慢被草所掩蓋而消失。所謂的消失,是指過了5年後,就不容易從航空照片的判讀中,看出老崩塌地的模樣。但是仍有許多崩塌地,仍然受到颱風豪雨的影響而裸露著,無法穩定下來。

九二一地震中,造成的最大崩塌地是草嶺的崩塌地。另外一個九份二山的崩塌地,也都造成了堰塞湖。前者估計有一億兩千萬立方公尺的土石崩落至清水溪堵住河谷,形成堰塞湖。但隨著更多的崩積物質填入與堰塞湖湖水的流失,20年來,這些堰塞湖早已不見,留下許多寬廣的河床。草嶺所在的清水溪,就是一例。

草嶺大崩塌是一個平面型地滑,巨大岩塊崩落於清水溪中,已經是歷史上的第五次。但崩落後形成的自由端,也就是崩落物質受到重力牽引後,上方還沒有崩落的岩層,下邊坡沒有支撐,未來仍可能繼續崩落。

經過20年,草長在平面型地滑的滑動面上。地震後初期,這裡還曾經是用直昇機做植樹造林的場所,20年後,仍無法確定,直昇機投擲樹木種子的成果。是否有效。

雖然許多斷層通過的地方,已經被各種工程所抹去,但過去20年來,最常被做為地震紀念地的光復國中、小,操場的斷層線,被保留成為地震紀念館,操場跑道上逆斷層的剖面,以及許多的照片,崩毀的教室現場,都成了我們的地震教育的現場。

整個動態變遷的過程,讓人們理解台灣真的處於一個動態環境,雖然20年前,整個國家社會曾受到巨大的傷害,我們有幸見證到這些現象。但是構造運動是塑造臺灣多樣地形的因子,我們必須學習如何共存,如何因應這些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