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火炎山礫岩邊坡沖蝕觀測之研究
作者:
林俊全
作者說明:
內文:
地表沖蝕作用對位於亞熱帶且構造運動旺盛的台灣而言,是一個塑造地形極重要的作用因子。探討邊坡穩定、土壤沖蝕等問題時,地表組成物質的特性及其沖蝕特性,便是一個常被探討的主題。

火炎山地區主要為一個第四紀的地層,其所發育的蝕溝地形,即因其本身膠結不良, 颱風豪雨後, 地貌受到地表沖蝕作用,在很短的觀測期間(諸如 1- 2年) ,即可看出地形的變化。 目前本區之邊坡後退機制,以逕流集中、片洗為主要外營力作用。其邊坡後退的方式,以河道輸沙、河床堆積等作用方式。如能持續觀測其邊坡沖蝕的方式及過程,當能對礫岩區地表地形作用的機制,有更深入了解。本文謹就過去幾點觀測結果加以簡述:

  1. 就地質岩性而言,本研究所在的礫石層是屬於頭嵙山層火炎山相的地層,由石英砂岩為主的礫石和粉沙、黏土等填充物膠結而成。

  2. 就降雨資料而言,以民國81年8月至82年6月的觀測期間而言,82年6月2日的暴雨,在研究區內曾半小時內下了82.89mm的雨,這個降雨強度比一般的實驗室的設計標準都要高,導致本觀測站全毀而無法繼續觀測。火炎山地區夏、秋季為雨季,發生暴雨的機會多。至於冬季的雨比較緩和,半小時最大雨量為17.04mm(發生於82年1月2日),觀測期間內 10 月至次年2月間可視為乾季(共下雨121.2mm)。其中,單場雨的總降雨量大於10mm者共有23場(08/92~06/93)而降雨強度則可高達83mm/30 min,即82年6月2日的那場暴雨。

  3. 就土壤濕度而言,礫岩坡邊因透水性良好,在15cm深的邊坡,在降雨後,土壤含水量漸增加,並維持約七、八天後,才漸漸又回復到乾燥狀態。

  4. 就沖蝕量及降雨量、降雨強度而言,火炎山地區的觀測結果顯示即使降雨量高達208㎜,該場雨的每30分鐘降雨強度達30.78mm 的狀況下,礫石沖蝕量仍有限。但超過649mm的降雨量,且30分鐘降雨強度也高達82.89mm 時,沖蝕量便突然增加,而遠遠超出過去一年沖蝕量的總和,形成一種遽變型(catastrophic event)的邊坡沖蝕特性。

  5. 在河道礫石的移動觀測上,由河道上礫石移動的追蹤記錄,說明火炎山礫石之移動量的大小與降雨量有關,即必須有足夠的地表雨水,才能使河水高漲,將河床的礫石帶往下游。河道上的礫石移動,事實上受到三種力量的作用,即重力、河水的浮力以及河水向下游推動的力量。因此在粗糙度大如礫石河床的狀況下,礫石的搬運作用必須在河水的水位高至一定程度時,位於河道部位的礫石才有可能被沖走。
    礫石河床的平均坡度約為32%,但是整個河床縱剖面卻呈階梯狀的微地形。整段縱剖面的坡度可以分為三大群,即小於30%的緩坡和大於60%的陡坡,以及介於二者之間的坡度。礫石河床中,階梯狀的微地形主要是由於較大的礫石阻擋於河床上,上游沖刷下來的泥沙因而堆積在較大的礫石上游側。此現象亦說明火炎山地區在本研究所位處的礫石埋積河谷,即有巨礫橫阻於河床,不但形成階梯式的微地形,同時也減少沖積物質繼續向下坡搬運量。

  6. 就河床坡度而言,本研究的觀察區段的平均坡度為32%,但仔細量測其微地形變化時,可以看出河床的坡度是呈階梯狀的剖面、坡度小於30%的坡段佔了83%的總長度,平均每段長1.19m,而介於31度~60度的坡段佔了10%的總長度,而60度以上的坡段,雖只佔總長度的7%,且每段的平均長度只有0.27公尺,但這也是造成平均坡度達 32%的主因。

  7. 由不同時期的照片,說明地表逕流沖刷造成本區之邊坡沖蝕方式有兩種,一為礫石的剝落(形成岩屑滑落的現象),主要是因礫石間所膠結的泥沙被沖刷,支撐不足所致。二為逕流集中,造成蝕溝之沖蝕。說明火炎山礫岩區的邊坡沖蝕以蝕溝沖蝕為主,片洗的作用方式並非造成邊坡後退的主因,此與過去觀察結果略有出入。

  8. 在近一年的觀測期間,火炎山礫岩邊坡的剝蝕速率在迎風坡的一號,二號觀測槽的最小剝蝕速率為8 - 12mm/yr,背風側的三號觀測槽則遠小於上述二槽,只有0.8mm/yr。此數據為最保守之估計,原因有二:(1) 礫岩間的膠結物常因粒徑小於1cm,鐵網無法全部攔截而得正確沖積泥沙量;逕流水中所含泥沙量亦未計入,因逕流流入集逕流筒的泥沙含量小於1 g/l。
    附表中,一號觀測槽的沖積物主要來源是82年6月2日的暴雨,同時也說明降雨量即令降至近208mm則降雨強度高達30.8mm/30min,一號觀測槽的沖積量仍小於0.5kg,然當降雨量放大到近649 mm,且降雨強度高達83 mm/30min時,便產生了極大(近500kg) 的沖積量。
    結語

    本文以火炎山地區礫石層的邊坡為研究對象,於現場輔以自動化觀測系統觀測地表沖蝕特性,有以下之心得:

    1. 在近一年的觀測中,礫岩邊坡的最小剝蝕速率由蝕溝內的 12 mm/yr 至蝕溝間的 8 mm/yr 和背風側的 0.8 mm/yr 不等,然此結果主要決定於暴雨的次數與降雨的型態。如果將泥沙量亦計算入剝蝕速率,則本研究結果僅能視為一最小剝蝕率。

      • 整體邊坡沖蝕特徵則呈遽變型災變的形式進行。 民國 82 年 6 月 2 日於 10 小時內所降下的 649 mm 的降雨量,其 83mm/30min 的降雨強度,便造成本研究觀測期間最大沖蝕作用,同時也導致本研究觀測儀器全毀的結果。

      • 本研究區內河床礫石的移動則在不同支流有不同結果。礫石沖積扇以第三及第五號礫石沖積扇有充分礫石供應,主要的原因是該二支流河道並未穩定下來,河床沖積物無法穩定在河道上,加上下游沖積扇的扇端不斷的被怪手挖開,而不斷下切。但在礫石埋積河谷部份,由於巨礫橫阻於河床,不但形成階梯式的微地形,同時也減少沖積物質繼續向下坡搬運量。因此如果為了穩定河床的沖積物質,不要大量向下坡移動,以減少沖蝕量,嘗試在幾個較明顯的沖積河道上,放置蛇籠作為攔阻礫石移動之用,或許是經濟且有效的方法。

    註:本文節錄、改寫自林俊全(1994)礫岩邊坡沖蝕觀測之研究-以台灣中西部火炎山地區為例,台大地理學報,17:4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