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地景保育幻燈片片專輯(36) 金門海岸地景幻燈片專輯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內文:
金門本島與烈嶼係屬於亞熱帶小型島嶼,島嶼地形主要為由花岡片麻岩構成之老年期波狀丘陵、紅土台地,以及海岸低地所組成。依據金門縣誌紀載,金門島型似銀錠,兩側寬廣而中間狹窄,東西向約長20公里,南北最長為15餘公里,最窄處則僅為3公里。金門島四周附屬島嶼眾多,其中較大者有烈嶼、大嶝、小嶝、角嶼、草嶼、北碇、西礁等。

由於金門島的四個角落除古寧頭為沉積岩外,其餘三處均為堅硬、抗侵蝕強的花岡片麻岩質地,因此呈現向四個角落伸展的情況。而在四個岬角的中間,則為岬角後方海流減速堆積處,因此為內凹的砂質與泥質海灘,並向內收縮。島嶼東側由於花岡片麻岩廣布,外型呈現曲折、但起伏規模不大的岬角與海灣相接的海岸。
 
烈嶼為金門附屬島嶼中面積最大者。烈嶼外型為橢圓形島嶼,其地質情況與金門本島相似,隆起處除北側貓公石海岸為沉積岩外,突出的岬角均為花岡片麻岩,並且多位於烈嶼的東南側。西側因為沒有堅硬的變質岩,因此為低平的沖積區。
 
金門地區的基盤岩石種類多而富變化。依據中央地質調查所(2011)調查成果,將金門地區出露岩層畫分為金龜山片岩、太武山花岡片麻岩、成功片麻岩、斗門花岡岩、田浦花岡岩、金門層、烈嶼玄武岩與紅土礫石層。
 
金門的沉積岩,如花岡岩類上覆的紅土層與礫石層,沿用陳培源所劃分的金門層、烈嶼玄武岩與紅土礫石層等調查結果。金門層為不整合覆蓋在基盤岩上的合黏土約砂岩及礫岩,為古九龍江河道所堆積,分布範圍涵蓋金門島南部及烈嶼南部。紅土礫石層則以移積或河流沖積形成的紅土層與礫石層為主,覆蓋在基盤岩、金門層及烈嶼玄武岩之上。
 
金門與烈嶼具有下列幾種特殊的地景:

1.侵入岩脈
岩體在特定地質作用的影響下,應受壓力或張力產生裂隙,使附近的熔岩流有空間流動並進入,在原有的岩體中冷凝形成火成岩。由於這個火成岩是晚於原有的岩體,因此稱為火成岩的入侵作用,而入侵所形成的條帶狀構造,就稱為侵入岩脈。
 
2. 風化窗與壺穴
在岩石質地較為堅硬的地區,因為外在力量的推動(如風力、波浪等),推動小顆粒的物質持續的對岩石進行打磨,長期作用下來將堅硬的岩石磨出一個至數個大小不同的孔狀構造。如果這些孔洞平行於地表,稱之為風化窗;若垂直於地表則稱為壺穴。
 
3. 變質岩葉理
岩石受動力作用變質後,片狀礦物或長條狀礦物明顯排列成同一方向,形成一片片彼此平行的排列,有時我們可沿這些平行面(片理面)將岩石一片片剝離分開,就叫葉理狀構造。通常這組平行面多垂直於最大壓力的方向,例如板岩狀劈理、片岩狀片理及片麻岩狀的葉理等。
 
4.貓公石
貓公石為多孔狀外表的深色岩石,主要成分為是氧化鐵,故外表多為鐵鏽色。貓公石的成因與當地岩性有直接的關係,是由上覆沉積岩紅土層中的鐵,先向下淋溶到長石質砂岩風化後的高嶺土質砂岩,沉澱形成鐵網紋,再進一步受海水沖刷移除高嶺土,由鐵網紋硬化為岩質鐵網紋,形成多孔的外觀。
 
5.玄武岩海崖
在烈嶼地區,由於地質時間中曾經發生過玄武岩熔岩流噴發事件,使熔岩流堆積在當時的地層之上。而在冷凝的過程中,外表因等速收縮而產生了特有的六角柱狀外觀。而本地的柱狀玄武岩,又因為風化速度快,使得玄武岩柱變成半土壤狀態,硬度大幅降低。
 
6.生痕化石
生痕化石為古代生物活動時,在海底拖行所遺留下來的痕跡。由於這些古生物身上分泌黏液,使得這些拖行痕跡被填充的泥沙成分稍有改變,並且被保留了下來,成為今日鑲嵌在砂岩內的直條狀紋路。
 
7.洋蔥狀風化
在岩石解壓變形破碎的過程中,由於向四周的壓力同時減小,岩石產生接近等距離的風化破壞作用,使得風化岩石的外觀呈現同心圓狀的構造,並如同洋蔥一樣產生片狀剝離,就稱為洋蔥狀風化,這種情況在火成岩地層中最為容易發生。
 
金門過去因為戰地政務管制,海岸地帶是屬於完全封閉的狀態,反因此保留了許多海岸的原始風貌。即便如此,仍舊有對自然地景造成威脅的事情發生。大金的料羅與烈嶼的東崗,因為開闢採石場提供民眾建材,使原本的海岸岬角人工化;季節性風向及潮流的轉變,加上中國抽砂船在金門沿海地帶持續的採集海砂,造成灘面泥沙回補而減少,導致金門地區的海岸線發生流失的情況,也對金門海岸地帶的生態造成衝擊,以及影響到金門養蚵業的生計。在我們欣賞金門海岸特殊地景之餘,也應對這些問題多加關照,將金門美好的景色永續流傳,而非在我們這一代手中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