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東北角海岸的地景資源與經營
作者:
林俊全、吳佩茹
作者說明:
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內文:
前言
    目前台灣的海岸地區正面臨強大的遊憩利用、土地開發壓力,適與保育的理念互為衝突,就在這種保育與開發高度對立之下,凸顯了海岸地區資源利用的問題,如何將永續發展的課題。海岸是海陸交會之處,在物理、生物和生態上都比陸地和海洋更具多樣性,過去對海岸的利用尚屬單純,隨著經濟的發展,海岸地區出現各種不相容的土地利用,海岸地區的活動日趨頻繁。但每一塊土地都有其特性,所適宜的使用行為也都不盡相同,開發者往往忽略了土地特性,多著重在社會經濟的需求,使得開發行為超出了土地的承載力,未能真正有效的使用一塊土地,更甚者引發環境災害,危害人民生命財產。
    東北角位於台灣東北端,鄰近台北大都會區、宜蘭縣,區內有濱海公路與北迴鐵路通過,交通堪稱便利。目前東北角沿海整個在國家風景區的計畫範圍之內,因此其整體的發展是以維護自然景觀、文物古蹟與生態環境為主,並配合適度開發利用,提供觀光遊憩及服務設施。但是大量的遊憩人口在短時間內(週休、假日)湧入東北角,勢必對地形、景觀造成極大的衝擊,再者為了吸引更多的遊客而增建遊憩設施、隨著遊客增加而興起的商業活動、為解決交通問題而拓寬公路、當地居民為謀生而要求闢建漁港等等大小不一的開發與利用,對東北角地區來說無疑的又是另一項衝擊。
 東北角整體景觀資源(表一)
海岸類型
特徵
地理分佈
岩壁深海區
深水直逼陡峭崖壁,潮間帶極狹,陸上無可用之腹地,除道路外,仍維持其自然狀態,海景之展望良好,但峭壁有落石等潛在危險性。
濂洞、水湳洞一帶以及頭城以北斷層海岸。
海階深海區
高度不一之海階,深水抵階地崖,潮間帶狹窄,而階地面已闢為各種土地使用。海景之展望良好,但無災害之虞。
龍洞、和美、澳底、鹽寮等地區。
海階波蝕潮坪區
濱線為寬平之波蝕潮坪,形如洗衣板,景觀特殊,有地球科學教育及遊憩等功能。
鼻頭角、三貂角、石城、大里、大溪
 
    東北角海岸多屬一全面下降後再輕微而不均勻上升之海岸,岬角與海灣交互發育,同時因風浪長年侵蝕,再加上早期沉降作用之影響,海蝕地形甚為發達。此外,由於波浪之堆積作用,本段海岸亦有沙灘在海灣及凹入處,常形成與海岸線平行之沙丘。依海岸的陸側地形特徵與海側地形特徵,可以將東北角海岸分成岩壁深海區、海階深海區與海階波蝕潮坪區。在景觀資源方面主要有礫灘、沙灘、海蝕平台與單面山。礫灘面積分佈甚廣,主要與零散地和海蝕平台夾雜相陳。沙灘分佈很少,僅各溪口少量堆積,主要有鹽寮、福隆一帶及大溪蜜月灣一處。
    海蝕平台面積分佈甚廣,三貂角到大溪,合興到北關皆連成帶。單面山分佈於海蝕平台者多,北關以南至龜山間獨自斜插入海。海蝕平台堪稱是東北角海岸地區的代表地形,由水湳洞起,沿著台二號公路,觸目所及盡是大大小小的海蝕平台,一路經過鼻頭角、龍洞、和美、澳底、香蘭、三貂角、萊萊、鶯歌石、石城、大里、大溪一直至梗枋。海蝕平台就具備養殖九孔的天然條件,因此早期有相當多的海蝕平台被挖築成九孔養殖池,至今仍可看見許多廢棄的養殖池。除此之外,由於本區多礁岩地形,適於開築漁港,區中有許多漁港亦係利用海蝕平台開築而成。
    漁港的擴建 和美漁港開發後,反而因為淤沙問題嚴重而棄置無法使用,如今港區內淤積大量沙子,淤積程度在防波堤內儼然形成一個小型海灘,因此可見民眾戲水、垂釣於此。漁港增建之初並非預期為海灘之用,缺乏相關設施與安全措施,民眾戲水於此實非安全之舉。 大里漁港是另外一個例子。大里漁港位於宜蘭縣頭城鎮,距大溪漁港僅數公里,係利用海岸凸出岩礁與陸地間炸挖岩盤闢建而成,始建於民國47年至民國69年共完成泊地約2,000平方公尺,碼頭143公尺;第一期台灣地區七年漁港建設方案中共投資3700萬元,增闢泊地2700平方公尺,碼頭208公尺,防波堤141公尺,本港外廓防波堤堤頭水深已達9公尺,因延建造價過高,外廓改善不易。近年來由於漁船大型化,泊地使用已十分擁擠,因此有於南側礁石區內利用淺灘地形增闢港區泊地以紓解船隻擁擠現象的計劃。 但在工程進行的過程中,卻使得原有的海蝕平台呈現滿目瘡痍的景象,混凝土預拌場,就設在漁港南邊的海蝕平台近公路側,就地填土、堆置廢土,將原有地形面以沙石覆蓋;由於港區的擴建使得九孔池的排水必須經由他處,因此就地將海蝕平台挖出一條排水溝,施工碎石就地堆置;工程車進出的施工便道由公路一直延續到混凝土預拌場,都以沙石覆蓋原地形面。在施工的過程中,地形景觀被如此的草率利用、開挖,勢必造成衝擊。
 遊憩活動對地景可能的影響(表二)
景觀環境因素
 
 
遊憩活動項目
景觀資源
沙灘海濱
礁岩海岸
沙丘
喬木林
灌木林
草原帶
梯田
河川
城鎮聚落
古蹟
墓地
野餐
+1
-2
-1
-1
-1
-1
0
0
0
-3
-3
露營
+1
-2
-2
-2
-2
-2
-2
-2
0
-3
-3
健行
+1
-1
-1
+1
+1
+1
0
-2
+1
-2
-2
登山
0
0
0
+1
+1
+1
0
0
0
-2
-2
騎自行車
0
-3
-1
+1
+1
+1
0
0
0
-2
-2
體能訓練活動
+1
-1
+1
+1
+1
+1
-1
+1
0
-3
-3
觀賞野生動植物
-3
-3
-3
+1
+1
+1
+1
+1
+1
-2
-3
觀賞自然景觀
+3
+3
+3
+3
+3
+3
+3
+3
0
+3
+3
乘車賞景
+3
+3
+3
+3
+2
+3
+2
+2
-1
+3
-3
度假住宿
-3
-3
-3
+2
+2
+2
0
0
+1
-3
-3
划船
+1
0
0
0
0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