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屏東縣墾丁風吹沙照片專輯(43)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內文:
編者按:
風成地形除了常見於乾燥地區外,台灣的海岸環境由於提供足夠的沙源,加上東北季風的盛行風,常常於河口的下風側有沙丘的分布。台灣西部有許多地名也都與沙丘有關。墾丁國家公園的風吹沙與九棚沙丘也是主要的風成地景。其中,風吹沙地景更是特殊地景。本集地景保育通訊照片,整理過去與現在的風吹沙照片,對於公路興建前後的地景可以做一個比較和認識,同時瞭解地景動態的變化。

歡迎對這些課題與照片有興趣的讀者,由下列網址免費擷取,作為非商業用途使用。(網址:http://140.112.64.54/main.php)

風吹沙位於墾丁國家公園東南,位於鵝鑾鼻與佳樂水兩處遊憩據點間。冬季時東北季風向將沙粒吹向陸地,形成一綿延狹長沙丘,及許多小沙地堆積。夏季時因雨水沖刷,將沙粒帶向海邊。長久以後,慢慢穩定,形成風吹沙之特殊景觀,亦為墾丁國家公園重要地景資源。

此處沙丘地景由海邊的沙灘,分由兩道沙丘,往內陸延伸,在強風的吹拂下沙丘慢慢往海崖堆積。海崖落差達七十公尺,這樣的動態平衡,形成特殊的沙瀑與沙河地景。風吹沙的沙粒主要是生物碎屑石灰岩。夏天雨季時窪地雨水匯集,將沙粒由海階邊緣滑落約70公尺至海岸。過去風吹沙沙丘連綿總長1,500公尺,寬約200公尺,分成南北兩條,呈帶狀發展,走向東北至西南,甚至吹到鵝鑾鼻半島的另一端的達船帆石。但因為公路修築,阻礙了沙粒的搬運,也改變其動態平衡狀態,造成沙河地形的消失。

根據中央氣象局恆春氣象站資料,恆春的降雨主要集中在6月到9月,月降雨量約300-400公釐。在風速方面,每年10月至年2月平均風速有超過4公尺/秒,夏季約在2.5公尺/秒左右。但東北季風吹起時,風吹沙的瞬間風速可高達10-12公尺/秒。人們站在上面,不容易站穩,同時沙粒被捲揚起來,打在臉上,會有刺痛感。在台灣要體驗這樣的風的作用,這裡是一個好地方。

風吹沙附近常見的植物有林投和瓊麻,海灘上則有馬鞍藤和海埔姜。風吹沙的沙河向西南延伸,寬約十多公尺,中央顯露出沙丘的圓滑曲線,沙河邊緣便是林投灌木叢和村民種植的瓊麻。此外,沙丘上也曾有一些海灘上的植物,這些植物是隨著風吹沙由海邊傳播到台地上。最明顯的例子是馬鞍籐和海埔姜。它們的莖爬在沙地上,蔓延很長,在台灣海濱到處可見。在這高懸的台地上,只有季風的力量才能把海邊的飛沙和植物吹到此地,可說是季風造成的特殊景觀。沙丘上方則有木麻黃。其中木麻黃屬於人工造林,近年來木麻黃林生長情況良好,對定沙有顯著功效,但對風吹沙自然沙河景觀也造成破壞。而公路的修築,切過風吹沙的沙河,無形中也影響了沙粒移動的動態平衡。造成風吹沙地景的消失。

本期的照片專輯(見地景保育通訊幻燈片43期),主要是嘗試將這樣的特殊地景推介給讀者外,並將過去30多年來的地景變遷,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