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桃芝颱風災情報導
作者:
林慧宜
作者說明:
台大地理環境資源學系研究所碩士生
內文:

前言

 今年7月29日開始侵台、30日登陸的中度颱風桃芝(Toraji),滯留於台灣的時間約達10小時,較一般颱風停留5~6小時為久。颱風中心行經的路徑正好從台灣中部橫切而過。這段期間帶來的總降雨量約700公釐,不到賀伯颱風1900公釐的一半多,但仍造成全台103人死亡、111人失蹤,189人受傷的慘劇(桃芝颱風中央災害應變中心傷亡至2001年8月8日統計資料),據內政部消防署統計,這是自民國47年溫妮颱風以來,失蹤死亡人數第三高的風災。各界推測致災原因,應為暴雨集中加上921地震之後山坡地土石鬆動,才釀成了這次水患加上土石崩坍、土石流的嚴重災情。

 

主要災害成因及類型

本次颱風帶來了大量雨水,在空間及時間上相當集中地降下,降在台灣中部山區,並且有降雨強度高達3小時500公釐的紀錄。大量的雨水落至地面後,若無足夠的時間入滲至土壤或地層中,或地下水層已達飽和,雨水就會從坡面直接進入河道,若是河道裡短時間內聚集太多雨水,就會形成山洪爆發。雨水亦是潤滑液,使得已經鬆動的土石更加鬆滑,隨著大雨的擊打及坡面上流水的帶動,土石崩坍隨即引發或者進而形成土石流。山洪、土石崩坍、土石流若是發生在人類活動的地區,就會導致道路中斷、橋樑沖毀、堤防潰堤、房屋遭沖毀倒塌等等的損失。例如建在沖積扇上的房屋、學校,很容易在大雨來時遭土石流沖毀。

而在平原低地,則因由上游來的水無法宣洩,而漫淹到道路、住宅或農地,形成損失。尤其在都市化地區,水泥鋪面無法讓雨水及時下滲,雨水從排水溝進入,使河道中的水量快速增加。當河川流量大到使水位超過河岸高度,就會溢流至兩岸低地而造成水災。

主要災害地區及災情

    此次桃芝風災有10個縣市被列入災區,包括新竹縣市、苗栗縣、台中縣市、南投縣、彰化縣、嘉義縣市、雲林縣、花蓮縣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市。災區內皆有淹水災情,土石流則以花蓮及中部地區為主要發生地區。除新竹縣市、嘉義市、台南縣市、高雄縣市外,皆有人員傷亡。各災區中以南投及花蓮最為慘重,大家記憶猶新的重大災情如下:南投縣竹山鎮木屐寮遭東埔蚋溪洪水夾帶土石襲擊;東埔蚋溪上游土石流襲擊溪頭實驗林及米堤大飯店;花蓮縣光復鄉的大興村遭洪水夾帶大量砂土掩蓋民房。

    在淹水的災情方面:新竹縣市的新竹科學園區、新竹市區以及寶山鄉淹水及膝以上;苗栗縣頭份鎮、竹南鎮、西湖鄉、公館鄉以及太湖鄉皆有淹水至1公尺甚或1層樓的情形;台中市、台中縣大甲、外埔、大安、東勢、烏日、霧峰、后里鄉以及豐原市淹水及膝至1層樓高;彰化縣彰化市、秀水鄉、員林鎮淹水及腰;南投縣水里鄉、埔里鎮市區嚴重積水,竹山鎮、鹿谷鄉溪水暴漲淹水近1層樓高;雲林縣斗六市、口湖鄉、台西鄉積水近1公尺;嘉義太保、民雄、水上、中埔鄉、嘉義市淹水1、2公尺;台南縣則以靠近八掌溪的後壁鄉以及急水溪的東山鄉有淹水情形;高雄縣位處中央山脈的桃源鄉桃源村有民宅積水近1公尺情形1)。

在土石崩坍、土石流災情方面:據公路局統計,全省道路、公路坍方達111處,中部山區之道路柔腸寸斷。農委會水土保持局初步調查結果顯示,全省坡地災害計有673處,其中大規模土石流災害初步判定台中縣內有8處、南投縣有23處、苗栗縣2處以及花蓮縣2處,共計35處。主要集中於南投縣,以台21線新中橫沿線最為嚴重1)。台南縣南化鄉阿里山支脈的關山村山洪爆發、土石流阻斷山路;台中縣清水鎮、沙鹿鎮中二高施工路段擋土牆遇雨崩塌土石流直衝山下民宅2)。

結語

此次風災一方面歸因於暴雨在時間及空間上太過集中,造成洪峰延時短、洪峰流量大,宣洩不及;另一方面也由於土石鬆落或水土保持不良,提供給土石流大量的材料,使得平地淹水嚴重、山區坡地土石崩坍、土石流頻頻發生。但是災害的發生乃因有人類活動的介入後而造成生命財產的損失,否則只算是自然的現象。在今日人類活動範圍已難以避免地擴張到容易發生災害的地方,對於避免災害的措施上更是不可輕忽,除了設立預警系統、環境監測站以於災害發生前撤退避難之外,盡量減少對山林的破壞以及降低在這些地方的活動的頻率及強度,才是最根本的作法。

參考網站

1)《國家防災型科技計畫桃芝颱風深度報導》

http://www.naphm.ntu.edu.tw/toraji/

2)《聯合報聯合新聞網  風災橫掃-逃不掉的宿命》

http://udnnews.com/SPECIAL_ISSUE/DAILY/9007/0731/index.htm

3)《中時電子報  颱風來台灣苦》

http://forums.chinatimes.com.tw/special/typ/main.htm

4)《內政部消防署  防救災資料庫》

 http://www.nfa.gov.tw/index_c.html

5)《中央氣象局資訊服務網  歷年颱風基本資料》 http://www.cwb.gov.tw/V3.0/index.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