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地景幻燈片專輯(31):東沙島幻燈片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內文:

南海海域範圍廣大,包含西沙、中沙、南沙與東沙群島等島嶼群,每一島嶼群均由許多小島、珊瑚礁、沙灘或暗礁組成。其中東沙群島位於南海北部海域,距離高雄市西南方444公里,由東沙環礁、北衛灘、南衛灘三個環礁所組成。東沙群島隸屬高雄市旗津區,為一典型發育於大陸棚的珊瑚礁島嶼。

 

東沙島位處東沙環礁西北側,是東沙環礁中唯一出露海面的島嶼,面積約1.74平方公里。由於位處台灣、中國、菲律賓三國的中間位置,有「南海明珠」之稱,自古以來戰略地位重要。終年月均溫攝氏20度以上,雨量1300毫米,海水溫暖且潔淨,除了造就珊瑚的生長外,也形成豐富的自然生態,如珊瑚礁、海草床、熱帶海岸灌叢、海鳥等,增添當地的生物多樣性。

 

東沙島整體地勢低平,由東北向西南低降,地勢最高海拔7.8公尺,形狀類似開口向西的蟹螯,環繞中央的潟湖。其中島的東邊面積較西邊大,西邊有兩條沙脊延伸。島的西邊潟湖如內海,退潮時水深不及1公尺。

 

東沙環礁的形成,符合達爾文的「沉降學說」。根據達爾文對珊瑚礁島嶼的成因解釋,環礁的初期發育可能發生在熱帶海域的島嶼,因珊瑚附著生長而形成裙礁,其後陸地逐漸下沉(或海平面上升),但珊瑚礁仍持續增長,久而久之形成島嶼與珊瑚礁間隔著潟湖的堡礁,後來因島嶼完全沉沒於水中,僅剩下珊瑚礁在海面附近持續生長,最後便形成環礁。

 

東沙環礁的形成時間,依據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資料,是在約一萬兩千年前的冰河期,由於海平面下降,珊瑚礁在淺海區的冷泉碳酸岩上發育而成。冰河期結束後,海平面上升,再加上南海海床張裂下沉影響,冷泉碳酸岩逐漸沒入水中,但東沙珊瑚礁持續不斷增長,因生長速度快於海平面上升速度而出露在海平面之上,最後形成一構造完整的環礁地形。

 

依據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資料,東沙島地質全由珊瑚礁組成,全島由珊瑚及貝殼碎屑風化形成之白所覆蓋。東沙島土壤大致可分為三層:白色貝殼含珊瑚礁塊、白色珊瑚礁塊含貝殼或砂質粉土、白色珊瑚礁岩三類。根據台灣西南和南海北部的地質探測資料,東沙環礁上覆蓋一層相當厚的第三紀碎屑岩,以及400-500公尺的第三紀和第四紀珊瑚礁灰岩。據此推斷,東沙環礁至少有千萬年的歷史,現今珊瑚礁仍持續增長中。

 

除了東沙島的獨特地形、地質景觀外孕育出豐富的珊瑚礁生態系。東沙環礁由於位居南海和台灣海峽的樞紐位置,擁有絕佳的珊瑚生態系,為南海珊瑚種原中心往北擴散的中繼點由於珊瑚組織內含有大量的共生藻,吸引許多海洋生物聚集在此覓食,海洋生物多樣性高。依據海洋國家公園於2011年的調查,東沙環礁以石珊瑚類為主,石珊瑚多屬於造礁珊瑚,是成為珊瑚礁的重要來源。

 

東沙島除了特殊的自然景觀外,由於位於南海交通的中繼站之一,人文史蹟也非常豐富。依據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資料,東沙島位於東亞和東南亞的主要航道上,自古以來許多船隻航行於此,早在15世紀鄭和下西洋的航海圖中,即已標示東沙島的所在位置。16世紀時,荷蘭人命名為「Pratas」或「Prata」,意為白色,指東沙島為白,因為自海上眺望東沙島,島嶼四周皆被白所覆蓋。此外,東沙島和附近海域亦發現許多人文遺址。最著名的東沙遺址於1995年所發掘,位於東沙島潟湖北岸,為東沙島最早發掘之遺跡,推測是清朝中、後期中國漁民活動所遺留。

 

東沙島由於特殊的地理位置,目前由我國國防部駐軍管轄,島上設有機場、公車、氣象站、醫院、餐廳、漁民服務站等設施。其中「東沙一路」公車為島上唯一的公車,由高雄市公車處經營,依據學術研究、國防任務等需求不定期行駛。

 

目前東沙島日常用水多依靠由台灣本島運送的礦泉水、天然儲水池和海水淡化設備提供。雖然島上地下水非常充沛,離地表下距離1.5-2公尺即可取得,但水質偏鹹不宜飲用。

 

2007年起,為了保護當地珍貴的自然和人文資源,以及順應世界保護海洋資源的潮流,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在東沙群島設立國家公園,名為「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為我國第七座國家公園,也是台灣首座以保護珊瑚生態系為主的海洋型國家公園。之後,東沙環礁國家公園陸續有專家常駐東沙島進行研究及維護的工作,希望東沙島的獨特景觀能在適當的經營管理措施下,得以永續提供給國人觀賞。

 

* 資料來源:

1. 內政部(2013),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計畫(第一次通盤檢討)。

2. 東沙環礁國家公園。網址:

http://dongsha.cpami.gov.tw/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