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風吹沙航空照片影像變遷判釋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內文:
風吹沙的沙丘地形變遷,由於台26號公路,是否影響到原來的沙丘、沙溝的分布,過去一直受到關注。在墾丁國家公園的支持下,本文利用歷年的航空照片,瞭解過去這些地形的變遷,尤其是地表的變遷。茲說明如下:

由從1976(台26線興築之前)、1989、2006、2009、2010、2011、2013、2015、2016、2017年的航空正射影像,用以瞭解道路興築前後對風吹沙地區活動沙丘與沙溝的變化。各期影像中標示活動沙丘的範圍,用以比對前後期活動沙丘變遷的情況。

1976年的航空照片顯示,風吹沙尚未開闢台26線通過,還保留原始的沙丘情況。圖中的南北兩道沙丘從海岸往內陸延伸,從海崖處算起,大致有500公尺,才有植生在沙丘上分布。對比於後期的影像,此時的風吹沙沙丘面積是最大的。

13年後,1989年的航空照片,台26線已經開通,道路的輪廓清楚的將風吹沙的兩個沙河覆蓋。此時的沙丘範圍與1976年相比大幅縮減,風吹沙北道沙溝在道路向內陸的部分幾乎被植生所取代,僅留下一小部分,東側崖下的沙丘則還能保持面積。風吹沙南道沙丘面積也縮小,道路與植生替換了大部分的崖上沙丘,道路東側至海崖間還有約100多公尺的裸露沙丘分布。

墾丁至佳樂水一帶長期實施造林,種植木黃麻。以航空照片中呈現的裸露地面積縮減速度。

2006年的航空照片顯示風吹沙北道沙溝在道路靠內陸的西側部分,比1989年更為縮減,崖下的部分變化不大。南道沙溝的崖上部分的裸露面積縮減,沙丘上出現草地與灌木,崖下的部分則無變化。在道路靠內陸的西側,無論是北道還是南道沙丘,都已經被植生或草地給覆蓋,該地環境已經趨向穩定。

2009年的航空照片顯示風吹沙南北兩道沙丘的面積更為縮小。北道的沙溝,在道路西側已經完全被植生覆蓋,崖上沙溝裸露的部分只剩下道路旁非常小的部分。崖下區的沙丘也出現綠色植生,相對於2006年是更為穩定的環境。南道部分變化與2006年相似,崖上的沙丘裸露區被植生覆蓋而持續縮小,崖下區也慢慢有植生生長,裸露的部分也隨之變小。至此開始,風吹沙南北兩道沙丘的外型已經被固定。

2010-2017年的航空照片顯示風吹沙南北兩道沙丘的變化均不顯著。北道沙溝部分僅崖上道路靠海的東側的棄土區有所變化,崖下的部分變化也很小。南道沙溝的部分,在崖上因為植生覆蓋的疏密不同而小有變化外,崖下區也因為植生覆蓋區的持續增加,使裸露的沙丘面積微幅減少。

由1976-2017年風吹沙裸露沙丘範圍變遷,可以看出北道沙溝在崖上的部分,自道路開闢(1978年)後的30年(2009年),道路靠內陸的西側沙丘地形,完全被植生覆蓋。南道沙溝在開路後,道路西側的沙丘也被植生完全覆蓋。

從歷年的航空影像中,可得知植生覆蓋面積的變化情況。開路之前的1976年,造林的面積未擴張到風吹沙的溪谷,因此綠地的面積是歷年最小、裸露沙地的面積也是最大。在所劃定計算的區域內,裸露的沙地面積有17.5公頃。隨著道路開闢完成以及造林的成功,綠地的面積逐步上升,到2009年為57公頃。自此之後到2013年,綠地的面積大致保持平穩,變化量微小(表1)。惟2015年起因海灘附近的草地面積縮減,因此綠地面積略有下降。而崖上區域的綠地面積則穩定無變化。

表1 風吹沙地區綠地面積變化
年份 綠地面積(公頃) 裸露沙地面積(公頃)
1976 44.7 17.5
1989 55.8 9.5
2006 56.5 8.9
2009 57.0 8.4
2010 56.3 9.1
2011 56.3 9.1
2013 56.8 8.6
2014 56.8 8.5
2015 53.6 11.7
2016 53.9 11.4
2017 53.8 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