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2014年第五屆台灣地質公園網絡會議紀實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內文:
一、前言
 
      第五屆台灣地質公園網絡會議於2014年3月22日在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館305會議室舉辦,會議並邀請到「香港地貌岩石保育協會」主席吳振揚博士和副主席蔡慕貞教授分享香港地質公園之經驗。會議由林務局張簡任技正開場,提到地景保育與地質公園在近年來推動下,目前已進入立法階段,預計納入文資法第76條,加強法律定位。
 
   之後由台大林俊全教授提到台灣地質公園的發展,包含地景多樣性、地景遺產、地景保育、地景旅遊、天然災害等面向,並介紹台灣6座地質公園的特色。林俊全教授對於地質公園,提到希望朝法案推動、國際交流、地方參與(產品研發)等面向前進,並藉由成立台灣地質公園網絡,透過環境教育和販售地方產品,朝永續發展的方向前進。
二、香港吳振揚博士的演講
 
     吳振揚博士首先介紹香港地質公園申報世界地質公園之經驗,他提到由於香港地質公園是打造繁榮都市外的另一種特色,因此以「城市大自然(nature in the city concept)」、「城市地質公園(urban geopark concept)」為申請構想。香港地質公園在申請過程,從借鏡生物保育開始,歷經1976年設立24個郊野公園,1995年拉姆薩爾濕地,1996年5個海岸公園及保護區,2005-2007年民間推動,2007年遊說政府,2007-2009年民間的強烈需求,2008年選舉出八大地質景點,提出可行報告和立法會同意申報國家地質公園,2009年申報國家地質公園資格,2009-2011年政府向世界支持,直到2011年申請成功。
 
   地景保育的目標有三大方面,兼顧保育、教育和永續發展,但各地區發展目標則不盡相同。如中國偏重發展,歐洲則保育、教育和發展三方均衡,香港偏重保育和教育兩方面。香港地質公園的景點選址基準為具有地質地貌遺址、美學景觀、歷史文化、可管理、易達性等要素。
 
   香港地質公園分為A區沉積岩和B區火成岩二大區,共分成四個景區。香港地質公園的優勢在於,郊野公園的管理制度自英國殖民時已有完善制度,以及其他包含國際溝通能力、中國與西方國家窗口及橋樑、充足長遠發展資源、創新公眾教育(如電子課程E-Classroom)及宣傳、易達性佳、旅遊配套、安全自然、市民、政府和非政府組織支持。另外,媒體的推廣傳播,協助打響名號,推廣後活動報名踴躍。在申請上亦當然有部分劣勢,包含地少人多、發展威脅、缺乏保育意識等。申請期間亦有部分團體反對,以及對成立地質公園的意義誤解,包含保守地質學者、政府官員、綠色團體、土地開發商,他們擔心可能成為迪士尼般的樂園。但香港政府依舊努力推廣地質公園的意義,由於香港的特殊地位,必須得到中國政府的全力支持,才得以受到世界地質公園的資金與技術支援。
 
   談到實際推動地質公園的感受,吳博士提到,雖然香港政府投資經費並不高,但效果佳,也保持推動力,包含推廣地球科學知識、加強地質旅遊,得以最終與國際接軌,帶動地區經濟發展,達到永續發展的目標。此外,民眾的支持、媒體傳播下,水泥叢林才得以突破。
 
   至於對台灣地質公園發展的感受,吳博士提到,台灣地景多樣性高,社區參與、地區文化廣為提倡,且積極推動環境教育、永續發展等概念,並擁有許多經營管理能力的經驗,加上科普教育推廣,已符合加入世界地質公園網絡的程度。他建議未來台灣朝地景調查與資料庫的建立、社區與學校參與、國際交流(包含參訪、會議、姊妹公園)、解說手冊的製作(包含電子解說、地質旅遊路線設計)等前進,並加入地質公園網絡、設計LOGO,改善自己,使地質公園變成台灣的品牌。
 
三、香港蔡慕貞副執行長的演講
 
     蔡慕貞副執行長介紹香港地質公園的應用與經營管理。他提到雖然全香港地區面積小,只有1200平方公里,但擁有40%郊野公園,其中位於香港東半部的地質公園涵蓋50平方公里,並同時擁有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國家地質公園、香港地質公園等三個職稱,共包含1園2區8景點。
 
   地質公園的管理架構方面,由香港地質公園專責小組負責,邀請專家擔任,完全獨立於一般單位。層級方面,地質公園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導、世界地質公園、中國國土資源部負責,由上而下依序為香港特區政府、環境局、漁農自然保護署、郊野及海岸公園分署、地質公園科。法令保護包含郊野公園條例、海岸公園條例、土地條例等。
 
   保育區分為三級制:(1)核心保護區,包括保護地質遺跡、不鼓勵遊客進入及乘船遊覽。例如:黃竹角嘴、果州;(2)特別保護區,包括擁有基本旅遊設施、進行科普教育活動。例如:馬屎洲、萬宜水庫東壩、荔枝莊;(3)綜合保護區,環境承載力較高。例如:東平洲、荔枝窩、橋咀洲(像波蘿包)。
 
   在推廣教育方面,例如:電子課堂(透過視訊會議連線認識地質公園)、青年地質大使(培訓解說員參加國外交流)、洗石天使(利用群體教育,加強公眾教育和媒體的宣導)。其他尚有以圖片說明地貌形成過程、地質公園電子書iPhone(免費下載)、中小學岩石學堂活動、遊客中心。
 
旅遊體驗方面,透過地質步道、第四代大眾簡明易懂解說牌、各式語言的QR code、多重語言解說筆(須付費)、訓練R2G地質公園解說員(導賞員)及建立認可制度,並擁有推薦員制度,平均1個解說員帶領20名遊客。另外,結合漁村文化也是解說重點,並有船隻等交通工具。
 
   有關地質公園商品方面,分為兩部分:(1)美食:例如推出熔岩流沙包、沉積地層甜點、黃金六角柱;(2)擺設:例如私人企業建置的酒店,在房間有化石擺設。此外,透過地方參與的夥伴關係,讓當地人投入社區參與,例如將破舊房屋改建成地質教育中心、史前故事館。資金來源來自政府合作計畫、大企業或公眾捐款。
 
總結部分,蔡副執行長以威脅與永續發展來說明香港地質公園:威脅面,包含安全問題(如遊客攀岩)、不當行為(如敲擊石頭)、開發景點(如興建風力發電造成景觀破壞)。困難面在於保育與發展如何取得平衡,以及如何推動持續性的大眾旅遊與地質旅遊,以及當地居民、學者、政府間的參與,尤其是當地居民的參與格外重要。
 
四、台灣各地質公園經驗分享
 
     接著晚餐後,台灣6個地質公園進行一年來的成果經驗分享。每個地質公園都拿出自己的特色,並舉辦各式活動,給予彼此觀摩學習的機會。各地質公園的概況簡介如下:
 
(1)馬祖地質公園:南、北竿以黑嘴端鳳頭燕鷗、世界第一高的媽祖神像、南海沙蟹等著名,四季皆有特色。
 
(2)北部海岸地質公園:透過民間參與之分享,並於2011年成立環境教育自然中心,打造野柳共榮圈。
 
(3)草嶺地質公園:創辦草嶺生態小學,服務偏鄉鄰近地區,舉辦巡迴教學展,希望將感動傳承下去。
 
(4)燕巢地質公園:透過「社區演大戲」活動、假日駐點解說服務計畫,訓練小解說員。
(5)利吉地質公園:社區居民由恆春阿美與平地人各半組成,並結合社區林業推廣。
 
(6)澎湖地質公園:介紹東嶼坪旱梯田、東吉嶼等島嶼,積極推廣教育活動。
 
五、結語
 
最後,各地質公園與會民眾經過香港地質公園兩位學者演講與彼此的精彩分享後,想必收穫良多,期待今天的盛會能夠帶給台灣各地質公園新的發展面向,並往前更邁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