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2013年全國地景保育研習班野外實察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內文:
2013年全國地景保育研習班野外實察,於10月23日在東北角海岸舉行,由台大地理系林俊全教授帶領與解說。本次實察成員共計80人,參與的成員包含林務局、中研院研究員,以及許多民間的環保團體。本日實察路線如圖1所示。
 
    本次實察於早上8點從台大出發,沿著國道5號,抵達宜蘭縣頭城鎮,首先抵達第一站外澳。林俊全老師提到,外澳在烏石港的北方,由於當地的沿岸流主要由北向南流,使得沿岸流夾帶的泥沙也向南移動,但當烏石港興建防波堤時,泥沙受防波堤的阻擋,堆積在北側的外澳附近,因此外澳堆積作用旺盛,沙灘面積增加,現今也因而成為遊客從事海上活動的著名景點,也代表外澳的海岸線不斷向東側移動。另外,當地海岸放置許多消波塊,以阻擋海浪侵蝕,但其實反而加劇當地海岸的侵蝕作用,也破壞景觀。也可看到業者在海岸後方興建民宿、餐廳,興建時土地私有權的考慮也是重要的課題之一。最後提到,外澳由於公部門的投入,帶動觀光,吸引許多民宿業者前來經營,新穎的民宿建築與當地傳統的低矮磚造建築,形成鮮明的對比(照片1)。
 
   第二站來到大里海岸,遼闊的海蝕平台吸引我們的目光。海蝕平台的形成,是因為海崖經過長時間海浪侵蝕下而成的廣大平台。另外,節理在海蝕平台上很容易看到,主要是地殼擠壓的過程,岩石產生許多破裂面,當海水沿著岩石的破裂面侵蝕,逐漸加大其裂隙,則形成許多的節理,若節理加大則形成海蝕溝(照片2)。
   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員李柏村指出,當地可看到許多的單面山,乃是菲律賓海板塊沿著東南-西北方向歐亞大陸板塊碰撞後,由於岩層的走向與板塊擠壓的方向垂直,因此岩層走向呈東北-西南向。當地海岸地質屬於硬頁岩和厚層砂岩。硬頁岩受到部分變質作用,節理發達且破碎,且顏色偏黑,磨碎後顆粒極細,代表源自於深海的泥質經壓密後而成的岩石,較易受到侵蝕;厚層砂岩較堅硬,顏色偏白,較不易受到侵蝕。因為岩性的不同,在差異侵蝕後,產生凹凸的地形景觀,凸起指的是砂岩,凹下指的是硬頁岩。他也提到,福隆以東主要為雪山山脈的地質帶,地質以輕度變質的硬頁岩和砂岩為主,地層屬大桶山層或乾溝層;福隆以西,包含南雅、和平島、野柳等,較沒有受到變質作用,節理也因而較不明顯。另外透過生痕化石,可了解古生物海底的沉積環境。
    第三站來到石城北邊海岸,這裡的單面山地形比起大里海岸更為壯觀,以傾斜岩層與地面交角為其一大特色,尤其此地岩層多由海岸向內陸傾斜(照片3)。傾斜岩層中,由於差異侵蝕,使得岩層下方形成海蝕凹壁的地形。且當地砂質成分較多,節理更為發達,也形成許多豆腐岩。未來此區將規劃為北海岸和東北角地質敏感區,保護特殊地質景觀,並作為教育用途。
 
    第四站來到三貂角,此地點為台灣的最東邊,也是東海和太平洋海域的交會處,為一個突出的海岬地形。由於漁業航行指引與軍事看守的需求,在視野廣闊的此地興建燈塔,現今已成為觀看岬灣地形的著名勝地。
 
  第五站到福隆遊客中心用餐,並觀賞一部東北角的影片,了解東北角地區特殊的地形景觀與生態資源,用餐完後並在福隆遊客中心觀看東北角的自然生態、人文史蹟和旅遊景點等各式資訊。
 
    第六站到鼻頭角,林俊全老師提到,在東北角暨宜蘭海岸國家風景區成立前,許多漁民挖鑿附近的海蝕平台,作為九孔養殖池,但是此行為也破壞珍貴的海蝕平台地景。現今許多九孔養殖池已廢棄,部分在夏季作為海水游泳池使用(照片4)。
    其中這裡有一個環境教育場所,本為一間蚊子館,現在成為一間戶外的地質解說教室,目前已管理4年,並積極推廣海洋教育,裡面有投影設備、地圖、模型、標本、牆上岩石和景點照片,可供學生作為學習用途。另外,鼻頭角海濱地質步道也成為學校熱門的戶外教學使用場所。其中較特別的活動是學生到這裡,透過明信片的繪製,學生將當地鼻頭角的景色畫在明信片上,並寄回自己家中,別具意義。另外,外面廣場也設有海報版展示,包括解釋名詞與圖解,也可以作為戶外環境教育的場所。
 
   走訪鼻頭角海濱地質步道,由於岩層以砂岩為主,且可看到岩層傾斜和差異侵蝕下的凹凸表面,及許多特殊的地景。也可發現許多的管狀生痕化石,這些生痕化石是以前生物爬行或覓食的痕跡或通道。另外,節理裡面可看到黃色的氧化鐵,為岩石含鐵物質經過氧化而成,在形成的過程將周圍物質一同膠結,形成比周圍岩石堅硬的物質,在差異侵蝕下凸出於周圍。
 
   中央地質調查所研究員李柏村指出,目前台灣地質法通過後,將具代表性的不同地質景點劃為不同地質敏感區,如地質遺跡、斷層、山崩、土石流等類型的地質敏感區,鼻頭角地區劃分上較接近地質遺跡的地質敏感區,未來若要開發,則必須避免破壞特殊地景。此外,在鼻頭角可看到許多地形,如海蝕平台、風化窗、蜂窩岩、生痕化石、交錯層(或稱偽層)等。特別可看到與岩層方向不一的交錯層,交錯層為在沉積過程中遇到水流通過所形成,交錯層尖端處代表指向水流下游。在有些地方可看到往左和往右的交錯層同時並存,我們稱為「魚骨狀」交錯層,代表該地曾在淺海或潮間帶的環境,受潮汐作用所致,所以從交錯層中可間接推斷過去的環境狀況。最後,他也提到地質敏感區目前仍在劃設的評估階段,內審完會在各縣市政府公告,公告過程民眾若有意見,相關劃設單位會再調整劃設的正當性。
 
   第七站到了南雅奇岩,外表看似霜淇淋(照片5)。南雅奇岩是受到海蝕與風化作用下,所雕塑成的美麗奇岩,不同時間觀賞也有不同的景致。砂岩上的顏色呈現紅色,是因為富含鐵的岩石節理面,因為氧化而成氧化鐵的帶狀花紋,呈現顏色深淺不一的表面,加上東北季風夾帶的雨水和強風作用下,形成凹凸的表面。而砂岩上也可看到平行的岩層中夾有許多細微的交錯層,也可從顏色的深淺了解海岸的變遷。此地景極為少見,具有地景的稀有性與獨特性。
 
 
   東北角因為腹地不大,所以濱海公路在1970-1980年才修築,但公路也易掏空路面,甚至破壞地景。目前邊坡上面有架設防落石網,可預防落石快速掉落,但也讓我們思考海岸公路興建的脆弱性。
 
   第七站到員山子分洪道的出口。興建原因是為了避免豪雨時基隆河上游水量過多,影響到下游台北盆地居民的安全,所以在基隆河中游瑞芳段設置分洪隧道,讓洪水有第二個出水孔道,減緩台北盆地淹水的機會(照片6)。隧道全長近2500公尺,其中通過3條主要斷層和2個煤礦坑,為一個不穩定的岩盤。另外,出水口除了排水外,也將基隆河的部分泥沙排至東海,未來可能形成一個沙灘,此可能影響出水口海域的生態與漁獲量,這都是在興建工程時需要考慮的部分。
 
   最後一站來到基隆八斗子的潮境公園,潮境公園為早期的垃圾掩埋場,現今則已規劃成公園綠地,供民眾遊憩(照片7)。但是底下的垃圾在未處理下,經過雨水的入滲後,若排放有毒物質,直接排入海裡,可能造成海域的生態危機。此地方讓我們思考,已破壞的地景應該如何發揮新的功能,如變成新的開放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