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五岳三尖一奇
作者:
楊建夫
作者說明:
台大地理系博士生
內文:
台灣,是個美麗的家園,擁有兩百多座三千公尺以上的高山,卻擠在三萬六千方公里的島嶼上。處處是奇偉雄峻、峭拔矗立的山岳之景,真是世界少有。在這些壯麗的山岳中,五岳三尖一奇是最具代表性的高峰。

明朝地理學大師徐霞客走遍中國神州各地的秀麗山河後,曾寫下「五岳歸來不看岳」流傳千古的名句。這五座大山是同時集雄、奇、險、峻、奇松、飛瀑、怪石和宗教的名山。除了宗教外,台灣的五岳也擁有同樣的壯麗景色。

五岳是指高山峻嶺且能鎮護地方之山。依地理意義與位置特性,台灣的五岳分別是:玉山山脈最高峰,也是全台第一高峰的玉山(3952m);雪山山脈最高峰,也是全台第二高峰的雪山(3886m);中央山脈北段最高峰的南湖大山(3742m);中央山脈中段最高峰,也是全段最高峰的秀姑巒山(3826m);中央山脈南段最高峰的北大武山(3092m)。三尖是台灣百岳三座金字塔狀的高山,分別是中央尖山(3705m)、大霸尖山(3492m)和達芬尖山(3208m)。一奇是指奇險難登,台灣山難最多的奇萊山區,包括奇萊主山(3560m)和奇萊主山北峰(3607m)。

五 岳

一、玉山

玉山不但是台灣第一高峰,也是大東亞的第一高山。因為冬季積雪深厚,整個山區瑩白如玉,因而得名「玉」山。又有人因其積雪四時不融,稱為「雪山」;世代居住其西側山區的曹族,更因此稱玉山為「石英之山」。由於玉山的高度,高於日本第一高峰也是聖山的富士山(3776m),明治天皇將之改為「新高山」。

玉山地處本島中部,位於高雄、南投與嘉義三縣交界上。她的山容相當的雄偉磅礡,頗有帝王的氣勢,不愧為台灣高山的盟主。玉山附近高峰連連,東峰、北峰、南峰都是超過3800公尺以上的巨峰,所以有學者將這塊玉山群峰區稱為「玉山山塊」。也許是組成岩性多脆弱的板岩,和多裂隙的砂岩,易於侵蝕和風化,所以過去冰河來過玉山山區時所形塑的冰河地形,大都被破壞了,冰河遺跡反不如雪山和南湖大山區壯麗。

二、雪山

雪山位於台灣中部偏北一點的台中縣與苗栗縣交界上,是雪山山脈的最高峰。雪山並非終年蓋滿了冰雪,但是為何會稱為「雪」山呢?雪山之名源於原住民,附近山區自遠古就是泰雅族人的獵場。他們的老祖先最初到雪山打獵時,看到峰頂附近的谷地到處是碎石,山坡上也都是一條條碎石累堆的山溝。因此,老祖先們就把這種充滿碎石和山溝地貌的山峰稱作「Sekoan」山,音譯則成「雪翁」山,若唸快一點就成了「雪」山。

1867年英國軍艦「Shiluvia」航行台灣海面時,看到雪山雄偉的山勢,取用了他們軍艦的名字將雪山命為「西魯維亞山」。日據時代,明治天皇的昭和皇太子來台時目睹了雪山雄姿,因高度也高過了富士山,卻只比台灣第一高峰玉山低一些。然而,玉山已於1897年由日皇改稱為新高山,昭和皇太子只好改雪山為「次高山」。光復後,先總統 蔣公巡視中橫,行經梨山時,遠眺雪山壯麗的山容,慨嘆其雄偉矗立的氣勢,又更名為「興隆山」,象徵國運昌隆。不過,山界仍用「雪山」的名稱,除了接近原住民的音譯,雪山還是台灣高山中冬季冰雪累積最多的山峰。稱她為冰雪之山,實符其名,很容易加深人們對雪山自然環境的認識。

雖然雪山之名的原住民原意,非冰雪的山峰,但是最近一些地形、地質學者進行雪山周圍許多圓弧形谷地成因的研究時,發現一萬年前地球最後一次冰期,這裏竟是一片終年都積滿冰雪的環境,有些坡向偏北的谷地還曾發育成冰河過。一萬年前的冰期學術界稱「上次冰期」或「末次冰期」(Last Glaciation),也就是說,在上次冰期時,雪山正是終年冰雪覆蓋的白皚皚山峰,底下圓弧形的谷地,正孕育著一條條壯麗的冰河。

三、秀姑巒山

「秀姑巒」山,一個詩情畫意又非常女性化的名字。相傳鄭成功的妹妹喜歡攀高越嶺,有一天爬到今天秀姑坪一帶,碰到寒流。因禦寒衣物和糧食帶得不夠,隨行一位名叫「林秀鸞」的婢女,將自己的衣服解下,給了鄭成功的妹妹,可是自己卻凍死了。由於她是還未出嫁的閨女,後人為紀念她的義行,稱她「秀姑娘娘」,遇難地點是個風口地形,稱「秀姑坪」,附近的高山則稱「秀姑巒山」。然而,世居附近山區的布農族原住民,稱秀姑巒為「馬博拉斯」,意為「白髮」,因為秀姑巒山冬季積雪相當深厚,像煞老人家銀白色的頭髮。

秀姑巒山是中央山脈的盟主,可是如她的山名一般,山容秀麗婉約,像是一位小家碧玉的淑女,不像南湖大山和玉山般的帝王之勢。由秀姑坪仰望,秀姑巒山前頭有兩座山勢平緩的山峰,像是拜倒在她裙下的追求者。而北方險惡的馬博拉斯山(3765m),和南方高聳的大水窟山(3642m),則像是兩位護花使者至死不渝的守護在她的身旁。

四、南湖大山

南湖大山位於台灣中部偏東北的山區,是中央山脈北段的最高峰。因偏東北的地理位置,冬季時東北季風帶來相當豐富的降雪,是台灣積雪最厚的山區。有學者認為南湖山區與雪山山區,同是兩塊上升快速的地壘山塊,中間被一條昔稱匹亞南,現稱梨山斷層的地質構造線,分隔成東西兩塊高聳的山區。南湖山區區內的高山林立,百岳山頭就有南湖大山主峰(3742m)、南湖北山(3536m)、南湖東山(3632m)、南湖南山(3475m)、巴巴山(3449m)、馬比杉山(3211m)、審馬陣山(3141m)等七座。其他著名山峰還有五連峰、南湖北峰(3592m)、南湖東北峰(3555m)、南湖東南峰(3462m)、陶塞峰等多座。

南湖之美,在於她磅礡的帝王山勢,是台灣兩百多座三千公尺級高山之王。凡登南湖的山友,通過黑森林踏入審馬陣山前的廣袤草原時,莫不為眼前南湖大山雄偉氣魄所震撼。右手邊的中央尖山,和左手邊的五連峰,像是保護帝王的左右大將軍,襯托出南湖主峰唯我獨尊的山勢。

五、北大武山

北大武山一般人習稱「大武山」。雖是五岳的老么,但是其南北30公里的中央山脈主稜上,沒有一座比她更高的山峰,所以特別的巍峨高聳。又由於其東西兩側都是大斷層,東方的斷層陷落至太平洋底,西側的斷層陷落成肥沃的屏東平原,所以由高屏地區東望,大武山好像個巨大的屏風,指天拔地的突然矗立眼前。

有學者說,大武山這麼的高聳矗立,是因為她屬於不斷隆起的地壘山塊。但是對世居四周低地的排灣族而言,他們視大武山為靈山,認為是祖先靈魂歸宿的聖地,所以才會這麼的高大雄偉。由於長久受排灣族民信仰上的保護,以及偏僻的地理位置和交通不便的影響,大武山區仍保留著許多珍貴的自然資源。

三 尖

一、中央尖山

中央尖山位南湖大山南方6公里處,是狀如金字塔般的尖銳山峰。在台灣尖銳狀山形的高山中,中央尖山拔得頭籌。在世居於志佳陽社(現稱環山)泰雅族原住民的心目中,一直視中央尖山為「靈山」,神聖凜然不可侵犯。也許受到原住民信仰上的保護,至今,造訪中央尖山的山友並不多,仍維持相當原始的風貌。

中央尖山是台灣三尖之首,因此,有人拿日本最尖銳的槍岳,和瑞士阿爾卑斯山金字塔冰斗峰的馬特杭峰(Matterhorn)媲美。中央尖山之所以高聳拔峭,睥睨群山,是因為整座山體的岩性以石英砂岩為主,峰頂更是堅硬無比的石英礫岩。是不是熱帶地區難得一見的冰斗峰,目前仍不是很清楚。

二、大霸尖山

大霸尖山素有「世紀奇峰」之稱,是台灣山勢最霸氣的高峰。大霸群峰是台灣位置最北的高山區,相當接近人口稠密的西部平原丘陵,從新竹與苗栗市區,在天氣晴朗的時候,可以看到高聳雲霄的大霸群峰,尤以大霸尖山狀似酒桶,最為顯目,所以又稱「酒桶山」。

凡造訪過大霸的山友,莫不被其雄偉矗立的磅礡氣勢所震撼,像是一座固若金湯、屹立不搖的城堡,護佑生存於周圍的生靈萬物。所以,世居山腳下的泰雅族和賽夏族原住民,都把大霸尖山視為聖山。其實大霸尖山的霸氣山容,是由於岩層呈水平排列的關係。水平排列的岩層很容易形成城堡狀的地形。再加上這個水平岩層又都是非常堅硬的石英砂岩和石英礫岩,不易被大自然侵蝕、風化,所以形成指天拔地的世紀奇峰。

三、達芬尖山

「達芬尖」一個秀氣的名字,雖名為「尖」山,但山容像個小指頭,與最高大像中指的中央尖山,和最霸氣像拇指的大霸尖山相比,達芬尖顯得袖珍可愛。由於附近的中央山脈主稜上,山峰都不高,因而突顯達芬尖像小指頭狀般的尖狀山形,可與中央尖和大霸尖併列三尖之一。

達芬尖山原本只叫「尖山」,可是台灣有不少帶尖字的高山,常造成名稱上的混淆,所以光復後的岳界人士,以源於其東坡塔芬溪溪畔的部落名稱-達芬為名,稱為達芬尖山。達芬尖山周圍的景色非常狀麗,西北是高大的玉山山塊,玉山主峰、東峰、南峰等巨峰歷歷在目;北邊是雄偉的大水窟山,和更北更高的秀姑巒山,南邊是雲峰、向陽山南二段的巨峰;東方則是崗巒起伏。從達芬尖山遠眺,台灣高山的精華景緻,都盡收眼底。

一 奇

奇萊山一提奇萊山,立刻讓人聯想到「黑色奇萊」,除了西坡大崩壁經常因背陽面而成黝黑的景象外,這裡也是發生山難和奪走山友生命最多的山區。所以一般人遠眺奇萊山,總覺得她的山容猙獰,詭譎莫測。奇萊山是奇萊連峰的通稱,大致包括中橫公路南支線最高點武嶺以西至能高山的中央山脈主稜諸峰,其中奇萊主山北峰和奇萊主山是最高聳的兩座巨峰。

奇萊山的原住名原意是「覆雪的山頭」,非因奇險多災難之意。這是因為奇萊山區比台灣雪況非常好的合歡山區位置,更偏東北,同時又比合歡山高了近兩百公尺,冬季所攔的冰雪必多於合歡山,所以奇萊山區在冬天時經常是白雪皚皚,一片銀白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