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地景照片專輯(46)
作者:
臺灣地形研究室
作者說明: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
內文:
編者按:
基隆嶼位於基隆市東北方外海,為一座由石英安山岩所組成的火山島,因安山質岩漿流動較緩慢,因此島嶼整體呈現錐狀、圓錐狀的火山地形。地理位置易受東北季風、風浪影響,雕塑出諸如海崖、海蝕洞、海蝕平台等海蝕地形,以及岩塊崩落形成的跳石海岸。本期地景保育通訊,整理基隆嶼相片,聚焦於地景多樣性,提供讀者對基隆嶼地質地形、生態有更深入的認識。
歡迎對這些課題有興趣的讀者,由下列網址免費擷取,作為非商業用途使用。(網址:http://140.112.64.54/main.php)

前言
基隆嶼是一座年輕的火山島,由100萬年前(更新世早期)的海底火山活動之噴發物,堆積、冷卻形成以石英安山岩為主體的島嶼,經由侵蝕、地殼抬升而出露海水面。因石英安山岩流動較緩慢,島嶼整體外觀呈現錐狀的火山地形。陡坡臨海,有九成的邊坡坡度在60O以上,邊坡物質在巨浪侵襲下,仍留下巨塊,形成特殊的「跳石海岸」、「崖錐」(何恭算等人,2009;許民陽,2006)。這座火山島長約1公里、寬約450公尺。基隆嶼還有特殊的海島植物生態。如今也已有完善的地景、生態解說及登山路徑,吸引許多觀光客到來,一睹基隆嶼風采。

一、 地質歷史
基隆嶼和彭佳嶼、花瓶嶼及棉花嶼並稱「北方四島」,都是火山活動伴隨之產物。和菲律賓海板塊向北推擠,隱沒至歐亞大陸板塊之下有關係(何恭算等人,2009)。基隆嶼屬
於基隆火山群的一部份,可能同其他三座島嶼彼此相連,而後因周圍的沉積岩被海水侵蝕,使得島嶼相隔離(莊文星,2011),也應著自然系統的細微變化,而造就出大同小異,卻各具特色的火山島地景。

二、 地質特性
石英安山岩為基隆嶼的主要組成,其特色之一就是含有大型黑雲母斑晶。何恭算等人(2009)認為石英來源是過去安山質岩漿,混雜砂岩層的石英而成,而非岩漿本身的結晶分化物(莊文星,2011),因石英顆粒外型多呈圓形,內部常有凹陷等,種種跡象顯示可能歷經過高溫熔蝕作用。也因這樣的岩性,板狀節理在基隆嶼的海岸是相當發達。此外,基隆嶼上處處可見擄獲岩,也為當地一大特色,是由於過去安山質岩漿上升過程中,捕獲早期形成之火山岩、周圍沉積岩,包括輝石角閃安山岩、橄欖石輝石角閃安山岩、橄欖石灰石玄武岩、砂岩及頁岩,形成相當多樣的擄獲包體(許民陽,2006)。

三、 地形特色
基隆嶼整體外觀,除了顯眼的錐狀與圓錐狀之火山地形,以及典型的海蝕地形,舉凡海崖、海蝕平台、海蝕洞、海蝕柱、蜂窩岩等,受氣候控制而有其各自分布特性,還有位在島嶼東南方及兩側的岩礫堆積-「跳石海岸」。跳石海岸是基隆嶼上特殊的地景,由山壁崩落下來的石英安山岩塊,堆積於狹小的平台上,再經由長年海浪拍打而呈現圓滑型。尚未鋪設步道以前,人向前行走需透過一塊石頭跳躍至另一塊,因而得名(我們的島,2003)。

四、 植物生態
基隆嶼的植物生態豐富,因基隆嶼的地質地形條件、氣候條件,可見峭壁夾縫中求生存的植物、貼地匍伏生長的植物,以及經由風修剪而低矮且有方向性的「風剪樹」-低矮榕樹,可以看出基隆嶼自然環境如此嚴苛,缺乏水資源、土壤稀少、夏季乾熱、冬季強勁的東北季風吹拂等,仍有高達160種的植物。典型的海島植物,包括海桐、麝香百合、金花石蒜、石板菜、木槿、蟛蜞菊等(我們的島,2003;許民陽,2006)。

五、 觀光活動
基隆嶼至今仍能保存良好的自然資源,源於昔日的軍事管制。過去基隆嶼為軍事管制地,2001年開放,吸引大量遊客登島拜訪。然而其地理位置易受東北季風及風浪影響,於2013年蘇力颱風重創基隆嶼,碼頭被摧毀。修復完成後,仍因碼頭及島嶼設施維護成效不佳,基隆市政府決定封島通盤整修。歷經5年的修建工程,於2019年才再度開放登島(洪嘉鎂,2018)。

結語
基隆嶼的地景多樣性與生態多樣性,都是地方的遊憩資源。自從基隆嶼開放一般民眾登島以後,便出現許多觀光、環境教育等人為活動,未來將如何發展,成為基隆市政府一大重要議題,小至海洋廢棄物影響遊憩品質、觀光客所製造的環境汙染,大至永續發展上的挑戰。目前登島的輪船、解說、步道,乃至於整體的經營管理,已經有一定的水準。由於易達性高,其遊憩承載量及維護管理,在通過成為地方級觀光風景區後,必須面對的課題。

圖1 基隆嶼地質圖


圖2 基隆嶼等高線地形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