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
野柳的女王頭多老了?
作者:
林俊全
作者說明:
台灣大學地理學系
內文:
三月份的選季裡,聯合報蹦出了一個新聞,是有關野柳風景區的蕈狀石為中外遊客所“破壞”的報導。(詳見 本刊地景保育新聞欄)這樣的一個新聞,背後是說明了一些問題。由於野柳的地景從民國五十年代起為著名的北海岸風景點後,每年絡繹不絕到野柳“朝聖”的遊客,主要便是要看一看“女王頭”。且最好是和“女王頭"一起合照留念,到此一遊,以憑為証。許多遊客可能因雨,索性只到海產店照顧五臟廟,便打道回府,“朝聖”一事也免了。

  野柳的“女王頭”似乎天經地義的在那裡為眾生服務,得不到那些遊客的青睞也就罷了,然而究竟為何會有這些“女王頭”和奇岩怪石,也鮮為人過問,更遑論“女王頭”究已為眾生服務多久的怪問題。然而“女王頭”的確是一個很有趣的景觀。其高聳的“髮型”與細長的脖子,直令人覺得像高傲又可憐的女王,每天在那接受風吹、日曬、雨淋。事實上,“女王頭”在那裡接受考驗的日子,如果換算成年,也就不到4000年!夠老了吧!﹖可是如果放入地質年代中,卻又年輕得可以!主要的原因是女王頭原來和其他蕈狀石一樣,在地殼抬升的過程中,慢慢被海水拍打,慢慢被塑造成今天的地貌。因為野柳的女王頭高度,最高不超過海拔8公尺,而如果以台灣北部地殼的平均上升速率為2-4公厘/年,則野柳的女王頭自初露在地表接受海水侵蝕後,可能不到4000年,便可上升到目前的高度,所以野柳的女王頭應不到4000歲。

  同時女王頭的頭部,相對的比頸部硬,所以形成頸部較易被侵蝕。其中海水和海風所挾帶的鹽分扮演了很重要的角色:鹽風化。其結果造成頸部的岩石較易為海水所侵蝕而變得較細。這個現象是大自然的現象,就像人類,飽經滄桑後,終也會年華老去而凋零。然而每年數以萬計的遊客抱著女王的脖子合影(因為高度大約與脖子相當),順便帶走了些頸子上的沙粒,卻不知覺中,扮演了加速女王頭的脖子變細的作用。和其他蕈狀石一樣,當頸部無法支撐其頭部的重量時,便會夭折斷落。目前女王頭的“脖”圍已只剩下158公分了,亦即直徑只剩下大約50公分。所以不到4000歲的女王頭,也可能會由於我們的不經意或無知,造成女王頭的加速毀損。走筆至此不禁令人為野柳的女王頭發出求救的訊號:如果我們希望有更多人,包括我們的子孫,也能分享“女王頭”的“豐采”。

請不要去觸碰她!以免加速她的“老化”

如果我們也了解許多珍貴的地景是極脆弱的,

請不要讓別人無知的破壞!

因為那是不可回復的景觀資源。

因為那是我們共同擁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