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資料
主題類別
高山地景
編號
E74
名稱
利稻橋緊密褶皺
調查日期
2012-01-01
地理區
東區
記錄者
劉瑩三、郁靜慧
行政區
台東縣海端鄉
經緯座標
23.184118,121.018981
TWD97座標
251943.20,2564671.46
地質地形概況
地質區
脊樑山脈
地形區
山地
地層
西村層
岩性(岩石)
板岩、千枚岩夾砂岩
礦物
化石
特殊地質構造
地景描述
位於南部橫貫公路利稻橋在碧山隧道前不遠處,為變質砂岩與各類片岩的過渡帶,在山壁尚可見到傾沒褶皺,並可觀察其向斜與背斜重複的緊密褶皺構造。 在這些緊密褶皺中以單層的褶皺為主,且褶皺因受作用力的關係,褶皺軸已呈垂直的現象,故可以看見形狀如M型的褶皺。這些出露於野外中視構造的褶皺,實際上是大一級的大型褶皺的一部分,亦即為大褶皺的寄生褶皺(parasitic folds)。此外,這些緊密褶皺尚具有一些魚鉤狀構造(fish hook structure),顯示這些褶皺於後期具有壓扁作用。 此區域片岩種類包括富含有機質的石墨片岩(黑色片岩),石英含量較高的矽質片岩(白色片岩),含有凝灰岩質的凝灰質片岩(綠色片岩)。這些兩翼夾角甚小的褶皺,推測是蓬萊造山運動時形成。由於有極發達的葉理,加上本區域受到板塊推擠,易發生褶皺,而使得葉理在轉折處顯得特別脆弱,常會在轉折處又形成另外一道新的葉理。
現場照片
This is an image
本區域受到板塊推擠,易發生褶皺,使葉理在轉折處顯得特別脆弱,常形成另一新的葉理。此外尚有魚鉤狀構造,顯示這些褶皺於後期具有壓扁作用。 

This is an image
碧山隧道西口北岸在風災前的景觀(910817)

This is an image
八八風災後利稻橋僅以便橋替代,今年開始在重新修築新橋(101.06.03)
經營管理資料
景點方圓大小
長:
寬:
面積:
高:
深:
管理單位
保育狀況
普通
威脅地景之行為類型
環境承載
非地質方面的重要內容
到達路線
自用車
土地所有權
公有
土地所有權姓名,地址
台東縣海端鄉公所
價值認定
環境功能(防災), 景觀美質(遊憩)
登錄等級
國家級
地方級
具有增進大眾欣賞自然地景的美學價值之景點
專家評鑑等級
地方級
文獻資料
李春生 (1989)南橫公路沿線地質簡介(東段)。台灣中部十條地質實習考察路線沿線地質簡介。
林啟文(2004)臺東縣利稻附近的褶皺構造。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地質,第23卷,第4期,第17-28頁。
楊昭男(1995)台灣的地質構造現象。經濟部中央地質調查所。
範圍區
This is an image
地質圖
This is an image
衛星地圖
This is an image
航照圖
This is an image
相關圖,表,剖面或素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