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資料
主題類別
泥岩惡地,泥火山地景
編號
S16
名稱
月世界泥岩惡地
調查日期
2010-06-01
地理區
南區
記錄者
齊士崢、林建偉
行政區
高雄市燕巢區
經緯座標
22.909370422,120.3833908
TWD97座標
186747,2534380.00
地質地形概況
地質區
地形區
丘陵
地層
古亭坑層
岩性(岩石)
泥岩
礦物
化石
特殊地質構造
地景描述
台灣西南部泥岩區分布空間相當廣泛,北自新營附近的龜重溪,南達高雄柴山及高雄縣燕巢鄉附近的山麓丘陵一帶,面積達1000平方公里,橫跨曾文溪、二仁溪上游區域。高雄縣田寮鄉與鄰近地區,周圍地質屬古亭坑層泥岩,因岩性的關係泥岩惡地景觀發達,以月世界最為著名;泥岩惡地的產生,主要是因泥岩組成成分中多黏土礦物導致岩質軟弱,在自由吸水狀態中容易產生回脹、崩解,無法提供足夠的膠結力,因此在河川、地表逕流與降雨的沖蝕作用下,抗蝕強度十分薄弱。也由於泥岩邊坡的侵蝕速率高,形貌變化快,常見地表有陡峭的裸露地或寸草不生的景觀,因此有惡地的名稱,同時因植被覆蓋不佳的特性,透過遙測技術如航空照片或衛星影像的觀察可判釋泥岩範圍與變化,是近年進行泥岩惡地變遷重要的研究方法。
現場照片
This is an image
泥岩的侵蝕方式為雨水的直接沖刷及地表逕流於坡面上將表面的物質帶走,坡面的逕流夾帶部分的泥質進而形成泥流,此含有泥質的流水可以載運更多的岩石碎屑同時也加大侵蝕能力,能夠將原本規模較小的蝕溝刻蝕成大型的深狹溝谷,如照片中大小蝕溝遍佈是典型的泥岩惡地景觀。

This is an image
泥岩受侵蝕的特徵反映在其地表形貌上,裸露的稜脊和陡峭的V字形溝谷密佈是惡地地形的一般共同形態,溝谷的平均坡度則多在45-50°之間,接近坡頂稜脊的坡度更陡,可達60°以上,如除照片中的稜脊,二側幾乎為呈垂直的陡坡。
經營管理資料
景點方圓大小
長:
寬:
面積:
高:
深:
管理單位
保育狀況
普通
威脅地景之行為類型
風化與侵蝕作用
非地質方面的重要內容
到達路線
自用車
土地所有權
公有
土地所有權姓名,地址
價值認定
地質多樣性(科學)
登錄等級
國家級
地方級
具有地球科學知識,事件或人類開發等歷史價值之景點
專家評鑑等級
地方級
文獻資料
林俊全(1995)泥岩邊坡發育模式之研究,地理學報(18),45-58頁。
楊智傑(2007)台灣西南部泥岩丘陵之土地退化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範圍區
This is an image
地質圖
This is an image
衛星地圖
This is an image
航照圖
This is an image
相關圖,表,剖面或素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