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資料
主題類別
泥岩惡地,泥火山地景
編號
S34
名稱
琉球嶼惡地與石灰岩地形
調查日期
2010-05-01
地理區
南區
記錄者
齊士崢、林建偉
行政區
屏東縣琉球鄉
經緯座標
22.34527018,120.3690286
TWD97座標
185009,2471922.00
地質地形概況
地質區
海岸平原區
地形區
離島
地層
岩性(岩石)
珊瑚礁石灰岩、泥岩
礦物
化石
特殊地質構造
地景描述
琉球嶼的地層包括:中新世的琉球嶼泥岩,為琉球嶼最古老之地層;更新世中期的琉球嶼石灰岩覆蓋在台地區上方,大部分出露於地表,由造礁珊瑚、貝殼、石灰藻及有孔蟲的遺骸組成;琉球嶼四周分布由未膠結砂、礫、泥組成的現代沖積層;現代珊瑚礁則分布於東、南及西北側海岸,並有部份石灰岩崩落於其上,另東側已成為隆起珊瑚礁。 琉球嶼的泥岩分布於島嶼台地中央的位置,局部有明顯的惡地地形,此處惡地的形成受人為開挖及製磚活動有關,並非完全因自然的地形作用產生,目前在島中央的低地仍留有一座製磚廠。琉球嶼泥岩的上部覆蓋石灰岩層,出露於島嶼的東北、東南、西北、西南等四方的台地上,石灰岩長期受雨水溶蝕的作用因此在地表上可見到溶蝕溝,低地處亦有溶蝕洞等石灰岩地形。
現場照片
This is an image
惡地泛指地表少植被覆蓋,表面光禿、寸草不生景觀荒涼的土地,有泥岩惡地與礫岩惡地二種類型。琉球嶼的泥岩因人為開發大量出露,由於泥岩透水性低的特性及受降水沖蝕形成大量的蝕溝,是典型的泥岩惡地景觀,琉球嶼的島中央及北部可觀察到此特殊景觀。<

This is an image
珊瑚礁因構造抬升離開水面死亡並經壓密膠結後形成石灰岩,主要成份為碳酸鈣。因碳酸鈣易與水中的氫離子作用而分解,因此石灰岩區的溶蝕作用特別強烈,其中滲穴、溶蝕溝、溶蝕洞等地貌為石灰岩地形的標準景觀,琉球嶼上的步道部份便是沿著溶蝕溝而建置。
經營管理資料
景點方圓大小
長:
寬:
面積:
高:
深:
管理單位
保育狀況
很好
威脅地景之行為類型
風化與侵蝕作用
非地質方面的重要內容
到達路線
土地所有權
公有
土地所有權姓名,地址
價值認定
地質多樣性(科學)
登錄等級
國家級
地方級
具有地球科學知識,事件或人類開發等歷史價值之景點
專家評鑑等級
地方級
文獻資料
楊孝華(2002)琉球嶼地景的分類、分區與評估,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126-129頁。
吳函靜(2008)琉球嶼礁地形分類、分區與製圖,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 士論文,15-19頁。
範圍區
This is an image
地質圖
This is an image
衛星地圖
This is an image
航照圖
This is an image
相關圖,表,剖面或素描資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