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人次: 2301

社區參與地質公園推動



雲嘉南濱海地區,素有「漁鹽之鄉」之美名,漁業及鹽業為早期的經濟支柱,全盛時期,夏季之產鹽量幾占全省十分之七。但隨著大環境結構性的變遷,目前鹽田皆已停曬,轉為以生態保育的濕地,部分鹽田則發展成為鹽業文化的觀光產業,如七股鹽山等。在漁業方面,淺海養殖主要分佈在外海沙洲周圍,以牡蠣為主要產品。海水養殖主要養殖文蛤、草蝦、虱目魚、白蝦等,淡水養殖以鰻魚、吳郭魚、烏魚為主。而當地新鮮的魚類及牡蠣,也發展出許多特色的小吃,吸引觀光客前來。
「新岑社區」位於布袋市區南側,是雲嘉南濱海地質公園較具有發展潛力的社區之一,此社區周邊環繞以魚塭、鹽田的漁村聚落,南有八掌溪舊河道的「龍宮溪」流經,並向西注入布袋潟湖。在鹽業沒落、漁村居民流失的現今,此地竟有了「新住民」的到來:「黑面琵鷺」、「鱟」!在2012年的立秋時分,據統計有13隻黑面琵鷺和1隻白琵鷺並未依照習性北返,仍然棲息在南布袋濕地和附近的鹽田中;而這兩年布袋沙洲濕地更出現了「稚鱟」的蹤跡,「中央研究院生物多樣性中心」陳章波研究員,更積極地帶領研究助理來實地勘查,尋找在台灣本島復育「鱟」的可能性,未來嘉義縣布袋鎮將是特有生物三棘鱟的重要棲息地。
「黑面琵鷺」與「鱟」已儼然成為新岑社區最好的環境教育教材。這一塊布袋濕地,是「黑面琵鷺」與「鱟」的生息場域,也是居民漁獲賴以維生的場所,「濕地」是大家共同的「糧倉」!濕地糧倉國際志工工作坊的初衷即是希望帶動與環境共生、永續發展的理念,讓生態保育與居民維生達到一個相互依存的平衡。
This is an image